北京博研智尚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市场调研在线

您的位置: 首页 > 产业资讯 > 冶金行业 >

2025年中国电网侧和电源侧储能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占有率分析报告

时间:2025-06-01 15:55来源:www.cninfo360.com 作者:市场调研员 点击:

2025年中国电网侧和电源侧储能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占有率分析报告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的加速和可再生能源比例的提升,储能技术作为支撑现代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特别是在中国“双碳”目标(碳达峰、碳中和)的推动下,储能产业已成为能源领域的重要增长点。本文将从2025年中国电网侧和电源侧储能行业的竞争格局及市场占有率角度出发,对行业发展现状、趋势及主要企业进行深入分析。

一、中国储能行业概述

储能技术主要分为电网侧储能和电源侧储能两大类。电网侧储能主要用于电网调峰调频、削峰填谷以及提高电网稳定性;电源侧储能则侧重于平滑新能源发电输出曲线,解决弃风弃光问题,并为电力系统提供备用容量。

近年来,随着锂电池技术的成熟和成本下降,储能系统在经济效益上的可行性显著增强。2025年,中国储能装机容量预计突破50GW,较2020年增长超过五倍。这不仅得益于政策支持,也与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核心作用密不可分。

二、2025年中国储能行业竞争格局

1. 主要参与者 目前,中国储能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包括以下几类: 传统电力设备制造商:如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凭借其在电池领域的技术积累和成本优势,迅速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新能源发电企业:例如国家电投、华能集团等,这些企业通过布局储能项目,进一步完善自身能源结构。 初创科技公司:一些专注于储能技术创新的中小企业,在特定领域(如液流电池、固态电池)展现出较强的竞争力。

2. 区域分布 从地理分布来看,储能项目主要集中于华东、华南和华北地区。这些区域经济发达,电力需求旺盛,同时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较大,为储能发展提供了良好基础。此外,西北地区因风光资源丰富,也成为储能企业重点布局的区域。

3. 技术路线 2025年,锂电池仍是主流技术路线,占据市场份额的80%以上。然而,随着技术进步,液流电池、钠离子电池等新型储能技术正逐步兴起,特别是在长时储能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

三、市场占有率分析

1. 电网侧储能 在电网侧储能市场,大型国有企业占据主导地位。例如,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公司通过建设大型储能电站,提升电网调节能力。与此同时,宁德时代等电池厂商通过提供储能解决方案,占据了较大市场份额。

根据预测,2025年电网侧储能市场规模将达到1000亿元人民币,其中宁德时代、比亚迪、阳光电源等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合计超过60%。这些企业凭借先进的技术和完善的供应链体系,在市场上占据优势地位。

2. 电源侧储能 电源侧储能市场则更加分散,主要由新能源发电企业主导。例如,国家电投、华能集团等企业通过在光伏、风电场配置储能设施,有效提升了新能源发电的可靠性。

预计到2025年,电源侧储能市场规模将达到800亿元人民币。其中,国家电投以20%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一,紧随其后的是华能集团和大唐集团。此外,一些民营企业(如远景能源)通过技术创新和灵活商业模式,逐渐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四、行业发展趋势

1. 技术创新 随着储能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几年内将出现更多高效、低成本的储能解决方案。例如,钠离子电池因其资源丰富且成本低廉,正成为锂电池的重要补充;液流电池则因其长寿命和高安全性,在大规模储能领域备受关注。

2. 政策驱动 中国政府持续出台政策支持储能行业发展。例如,《“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这将为储能企业提供更大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

3. 商业模式创新 储能行业的商业模式正在从单一的设备销售向综合能源服务转型。例如,通过虚拟电厂、需求侧响应等方式,储能企业可以为电网和用户提供更多增值服务,从而提升盈利能力。

五、结论

综上所述,2025年中国电网侧和电源侧储能行业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在竞争格局方面,龙头企业凭借技术优势和规模效应占据主导地位,但新兴技术路线和创新型企业的崛起也为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展望未来,随着储能技术的进一步突破和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中国储能行业有望在全球范围内占据重要地位,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全文约1000字)

咨询热线
400-186-9919 18811791343
微信咨询
小程序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