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公司拥有所有研究报告产品的著作权,我们从未通过任何第三方平台代理销售或授权其开展业务咨询。当您购买报告或咨询业务时,请认准“博研咨询”,及官方网站市场调研在线(www.cninfo360.com)。若要进行引用、刊发,需要获得博研咨询的正式授权。
- 报告目录
- 研究方法
中国智慧城市服务平台行业市场现状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智慧城市服务平台行业的发展迅速增长,对城市管理及政务服务提出新的需求。面对新技术、新产品以及新模式的涌现,智慧城市服务平台行业正在悄然发展。根据国家发改委及相关部门的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智慧城市服务平台行业总投资额达到了惊人的1.3万亿元,占中国城市总投资的比重超过20%。据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底,中国智慧城市服务平台行业覆盖的城市超过100个,其中包括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智慧城市服务平台行业的市场发展也是迅猛的,根据国家发改委及相关部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底,中国智慧城市服务平台行业市场总规模达到了约5800亿元,比2017年增长了10.3%。智慧城市服务平台行业的发展也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不仅在政策上给予了大力支持,而且在资金上也投入了大量资金。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底,中国政府在智慧城市服务平台行业的投资达到了约3000亿元,超过了2017年底的3000亿元,占到了2018年度行业投资总额的50%。竞争格局智慧城市服务平台行业的竞争格局主要表现在技术竞争和市场竞争两个方面,其中,技术竞争是智慧城市服务平台行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竞争决定着企业在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另市场竞争是智慧城市服务平台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市场竞争涉及到企业在市场上的营销策略、产品定位、品牌形象、服务质量等方面。智慧城市服务平台行业的竞争格局主要来自于大型企业和小企业的竞争,大型企业在资金、技术、资源等方面都具有优势,在技术研发、市场营销等方面都有较强的竞争力;而小企业则主要依靠自身的创新能力获得竞争优势,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智慧城市服务平台行业的发展也受到了国际企业的影响,目前国内外企业均在此行业中大量投入,国际企业的出现为行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也给智慧城市服务平台行业带来了更大的竞争。总体来看,中国智慧城市服务平台行业的市场发展呈现出良好的趋势,而竞争格局也日趋激烈。智慧城市服务平台行业将在技术竞争和市场竞争方面不断发展壮大,为城市管理及政务服务提供更多的便捷性和智能性。
博研咨询发布的《2024-2030年中国智慧城市服务平台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发展趋向研判报告》共十二章。首先介绍了智慧城市服务平台行业市场发展环境、智慧城市服务平台整体运行态势等,接着分析了智慧城市服务平台行业市场运行的现状,然后介绍了智慧城市服务平台市场竞争格局。随后,报告对智慧城市服务平台做了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最后分析了智慧城市服务平台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预测。您若想对智慧城市服务平台产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智慧城市服务平台行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家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
第一章智慧城市服务平台发展总述
1.1 智慧城市发展概述
1.1.1 智慧城市建设进入全面数字化阶段
1.1.2 我国智慧城市发展政策及落地建设历程
1.2 智慧城市服务平台
1.2.1 基于城市“操作系统”的应用服务
1.2.2 智慧城市操作系统与城市服务平台的关系
1.3 智慧城市服务平台的发展历程
1.3.1 城市服务平台探索逐步深化
(1)第一阶段
(2)第二阶段
(3)第三阶段
1.3.2 城市服务平台的主要发展历程及阶段标志
1.4 智慧城市服务平台主要类型
1.4.1 数字政务服务平台
1.4.2 城市垂直公共服务平台
1.5 智慧城市服务平台的本质
1.5.1 赋能城市生活
1.5.2 打造以人为本的数字城市生活空间
1.6 智慧城市服务平台价值
1.6.1 为全面数字化阶段的城市发展难题提供解决方案
1.6.2 城市服务平台对政府、企业和市民的价值
1.7 智慧城市服务平台的关键
1.7.1 城市数据的互联、互通、共享
1.7.2 以城市服务平台为入口的城市数据互联、互通、共享机制
第二章中国智慧城市服务平台发展关键角色与运营模式
2.1 智慧城市服务平台关键角色
2.1.1 地方政府
2.1.2 建设方
2.1.3 运营方
2.1.4 第三方参与者
2.2 智慧城市服务平台产业图谱
2.3 智慧城市服务平台业务模式
2.3.1 城市服务平台当前业务模式整体现状
2.3.2 智慧城市服务平台主要业务模式
(1)数字政务服务平台建设运营模式
(2)城市垂直公共服务平台业务模式
第三章中国智慧城市在外部环境利好下探索前行
3.1 智慧城市在中国的发展背景
3.2 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数量
3.3 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环境
3.3.1 政策环境:国家和地方层面呈现持续演进、系统落位的特点
3.3.2 技术环境:智慧城市相关技术快速成熟
3.3.3 实践环境:中国智慧城市是科技创新的理想试验场
3.4 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现状
3.4.1 华东、华北、华中南区域占据全国市场总量的70%以上
3.4.2 智慧城市规划设计需求数量最多,城市大数据需求增长最快
3.4.3 非标准化综合服务与咨询服务是最主要的服务内容
3.5 中国智慧城市落地模式
3.6 中国智慧城市面临的困境与机会
3.6.1 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的成就
3.6.2 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的挑战
第四章中国智慧城市产业发展现状
4.1 中国智慧城市技术框架
4.1.1 高度的复杂的长期系统工程
4.1.2 中国智慧城市的一般技术架构
(1)支持层
(2)硬件与通信层
(3)计算与平台层
(4)应用层
4.2 中国智慧城市服务平台产业图谱
4.2.1 感知与通信层
4.2.2 基础设施层
4.2.3 平台主体层
4.2.4 使用方
4.2.5 城市服务场景应用层
(1)社保公积金
(2)生活缴费
(3)车牌摇号
(4)落户/居住证
(5)预约/挂号
(6)交通出行
(7)信用服务
(8)购物娱乐
(9)景点门票
第五章中国智慧城市服务平台行业竞争格局
5.1 中国智慧城市产业竞争生态
5.2 中国智慧城市厂商竞争策略
5.2.1 行业巨头:依托核心优势拓展业务边界
5.2.2 行业巨头:依托核心优势拓展业务边界
5.2.3 细分行业厂商:垂直整合 行业深耕确立局部优势
5.2.4 国际厂商:多种方式发挥影响力
5.3 中国智慧城市服务平台行业主要玩家
5.3.1 感知与通信服务商
5.3.2 基础设施提供商
5.3.3 平台主体层供应商
5.3.4 城市服务场景集成服务商
第六章中国智慧城市服务平台发展分析
6.1 中国智慧城市服务平台发展背景
6.1.1 数字中国建设初见成效
6.2.1 数据开放共享体系逐渐清晰
(1)制度保障体系日趋完善,数据共享步伐不断加快
(2)通过数据开放共享构建数据要素市场
6.2 智慧城市服务平台发展政策环境
6.2.1 全国“十四五”规划中有关数字城市的内容
6.2.2 各省市“十四五”规划中有关数字城市的内容
6.3 智慧城市服务平台发展技术环境
6.3.1 数字技术不断迭代成熟
6.3.2 智慧城市服务平台相关技术发展概况
(1)大数据
(2)人工智能
(3)云计算
(4)通信技术
(5)区块链技术
6.4 智慧城市服务平台发展社会环境
6.4.1 公众对数字化环境具有较高接受度
6.4.2 2020-2025年我国网民规模及互联网普及率
6.4.3 2025年我国各类数字化应用用户规模
6.5 中国智慧城市服务平台市场分析
第七章中国数字政务平台发展分析
7.1 数字政务服务平台发展历程
7.2 国家政策推出促进数字政府进一步发展
7.2.1 国家大力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及”互联网 政务服务“落地
7.2.2 近年来我国数字政府相关政策
7.3 数字政务服务平台核心价值
7.3.1 数字政府建设已经从政务服务延伸到广泛的社会治理
7.3.2 数字政务服务平台核心价值
(1)普惠便捷的数字化民生服务
(2)包容审慎的数字化治理体系
7.4 中国数字政务发展水平
7.4.1 达到联合国“非常高”(EDG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