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2-22 08:44来源:www.cninfo360.com 作者:市场调研员 点击:次
12月19日,泰国交通部长对外宣布,泰国内阁会议19日听取了交通部关于中泰铁路合作项目进度报告,同意一期项目工程于12月21日动工。中泰铁路早在2010年中国举办的世界高铁大会上,就被列入两国合作项目进行酝酿。中泰铁路实则指泛亚铁路中的泰国部分,经过多年的酝酿,终于落地实施,为中国高铁走出国门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12月21日,中泰铁路合作项目一期工程正式启动
随着近年来交通运输工作的不断推进,中国的交通运输取得了不小的成就。据人民网报道,中国的高速铁路里程突破2.2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高速公路里程突破13万公里,跃居世界首位;内河航道通航里程达12.71万公里,规模以上港口万吨级泊位达2317个,位居世界第一;颁证民航运输机场达218个,通用机场300余个。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多项工程位居世界第一,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交通大国。
由“大”到“强”,交通运输事业走在世界前列
十九大报告中充分肯定了交通运输行业五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同时明确提出要建设“交通强国”,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交通运输工作的充分肯定,也是对交通运输工作高度重视和殷切期盼。中国站在交通大国这个新起跑线上,要不断“脉动”,迈向交通强国。
“复兴号”京沪线的提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高铁运营速度最高的国家;西成高铁的成功通车,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八纵八横”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区域均衡发展,缩小东西部铁路基础设施差距上意义重大;上海洋山深水港区四期自动化码头的开港,展现了中国从海运大国向海运强国转变的信心与能力。
以上种种成就表明,中国正朝着“交通强国”的方向稳步推进,这些交通基础服务设施的建设,在推进区域平衡发展,提升中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中国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上有着极大的意义。同时,中国在推进交通设施建设的过程中,不仅注重国内的建设,还将交通建设服务惠及全球,承担起作为大国的国际责任。
由“制造”到“智造”,中国技术惠及全球
从临近的亚洲到欧洲、非洲,都有着中国交通工程建设的身影。2024年,中国为非洲建成其有史以来第一条电气化铁路——亚吉铁路;2024年5月,中企建造的肯尼亚蒙内铁路建成通车,同年12月同样由中企承建的内罗毕集装箱内陆港正式移交并启动运营。近年来,中国在非洲的交通大发展中功不可没。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中国在中亚、欧洲承建的海外铁路促进了“一带一路”沿线相关国家的经济联动;同时在海路上,中国参与多国的港口项目建设,从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到斯里兰卡汉班托塔港、希腊比雷埃夫斯港,都留下了中国建造的印记。
中国将交通网络铺向海外的同时,展示的不仅仅是工程的建设,更是中国标准,中国技术的进步。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技术创新已经成为推动中国交通发展的重要动力。2024年,“中国智造”不仅仅成为国内热点,更在全球范围内,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形象,中国已经从昔日的“世界工厂”转变为“世界创造基地”,在高铁、货运港口等技术上的研发与成功运用,更是证明了中国交通运输建设处在世界前列。
交通运输是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交通运输事业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大到高铁提速,港口运营,小到共享单车风靡全球,中国成为名副其实的交通大国。现如今,党的十九大为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目标,规划了新蓝图。站在交通大国的新起点上,中国正奋力向建设交通强国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