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司拥有所有研究报告产品的著作权,我们从未通过任何第三方平台代理销售或授权其开展业务咨询。当您购买报告或咨询业务时,请认准“博研咨询”,及官方网站市场调研在线(www.cninfo360.com)。若要进行引用、刊发,需要获得博研咨询的正式授权。
- 报告目录
- 研究方法
量子通信是一种基于量子力学原理的新型通信方式,利用量子叠加态和量子纠缠效应实现信息的传输与加密。其核心优势在于能够提供理论上不可破解的安全性,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通信技术中可能存在的信息泄露问题。中国量子通信行业在政策支持、科研突破以及市场需求推动下取得了显著进展。中国量子通信市场规模达到约15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超过30%。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政府对量子科技领域的持续投入以及国防、金融等高安全需求行业的广泛应用。中国已成为全球量子通信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的重要引领者之一。从市场现状来看,中国的量子通信产业链已初步形成,涵盖上游关键设备制造(如单光子探测器、量子随机数发生器)、中游网络建设和运营以及下游应用服务等多个环节。以“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为代表的天地一体化量子通信网络建设是行业发展的一大亮点。截至2024年底,中国已建成覆盖全国多个城市的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网,包括“京沪干线”在内的多条线路稳定运行,为政府、军队及金融机构提供了高效且安全的通信保障。量子通信技术的应用场景正在不断拓展。除了传统的政务和军事领域外,商业银行、证券交易所等金融机构也开始大规模采用量子密钥分发(QKD)技术来保护敏感数据传输。例如,某大型国有银行在2024年部署了基于量子通信的跨区域支付清算系统,大幅提升了交易安全性。随着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发展,量子通信在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的潜力也逐渐显现。当前中国量子通信行业仍面临一些挑战。核心技术研发成本较高,导致产品价格居高不下,限制了其在中小企业和个人用户中的普及速度。标准化进程相对滞后,不同厂商之间的设备兼容性问题亟待解决。公众对于量子通信的认知度较低,市场教育仍需加强。展望中国量子通信行业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预计到2028年,市场规模将突破600亿元人民币,复合年增长率(CAGR)约为25%。这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进一步深化,《“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量子信息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推广;二是量子通信技术的成本逐步下降,使其更具商业可行性;三是国际竞争加剧促使国内企业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推动技术迭代升级。值得注意的是,量子中继器和量子存储器等关键技术的突破将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这些技术一旦成熟,将有效解决量子通信距离受限的问题,从而实现全球化量子通信网络的构建。随着量子计算技术的进步,量子通信或将与之深度融合,共同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态体系。中国量子通信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凭借强大的科研实力和完善的产业基础,未来有望在全球范围内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行业参与者需要密切关注技术进步、市场需求变化以及政策导向,以抓住机遇并应对潜在挑战。
量子通信是指利用量子纠缠效应进行信息传递的一种新型的通讯方式。量子通讯是近二十年发展起来的新型交叉学科,是量子论和信息论相结合的新的研究领域。量子通信主要涉及:量子密码通信、量子远程传态和量子密集编码等,近来这门学科已逐步从理论走向实验,并向实用化发展。高效安全的信息传输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基于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并因此成为国际上量子物理和信息科学的研究热点。
博研咨询发布的《2021-2027年中国量子通信行业竞争格局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共九章。首先介绍了量子通信相关概念及发展环境,接着分析了中国量子通信规模及消费需求,然后对中国量子通信市场运行态势进行了重点分析,最后分析了中国量子通信面临的机遇及发展前景。您若想对中国量子通信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该行业,本报告将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
第一章量子通信基本概述
1.1 量子信息相关介绍
1.1.1 通讯数学
1.1.2 量子论创立
1.1.3 量子计算机
1.1.4 量子信息的应用
1.2 量子通信行业介绍
1.2.1 概念介绍
1.2.2 系统组成
1.2.3 主要形式
1.2.4 硬件设备
1.3 量子通信工作原理
1.3.1 量子纠缠效应
1.3.2 量子状态信息化
1.3.3 量子秘钥分配
1.3.4 量子隐形传态
1.3.5 量子密集编码
第二章2016-2025年量子通信行业PEST分析
2.1 政策环境(Political)
2.1.1 纳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