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公司拥有所有研究报告产品的著作权,我们从未通过任何第三方平台代理销售或授权其开展业务咨询。当您购买报告或咨询业务时,请认准“博研咨询”,及官方网站市场调研在线(www.cninfo360.com)。若要进行引用、刊发,需要获得博研咨询的正式授权。
- 报告目录
- 研究方法
? 近年来,中国钠离子电池行业发展迅速,市场现状明显,竞争格局也在不断变化。根据中国电池行业协会的数据,2018年,中国钠离子电池产量达到了16.6GWh,增长了15.2%,市场占有率达到了84.5%。
针对目前中国钠离子电池行业的市场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产能过剩。随着国内制造业的发展,钠离子电池十分受到了投资者的青睐,进而导致了行业产能的过剩,过剩的供应造成了市场价格的下降,对于钠离子电池行业来说,这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
二是价格恶化。由于国内市场产能过剩,以及各个企业之间的竞争,钠离子电池的价格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这也是影响钠离子电池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是技术更新。由于钠离子电池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在技术上的投入也是越来越大,以提高钠离子电池的能效、安全性、耐用性等,不断提升钠离子电池的竞争力。
从竞争格局的变化来看,中国钠离子电池行业的竞争非常激烈,其中新兴企业与古老企业的竞争也非常激烈。新兴企业主要以技术创新为主,投入大量的研发资金,以提高钠离子电池的性能,从而获得市场份额;古老企业则依靠着自己传统的优势,凭借着经营经验和资源优势,在市场上占据一定的份额。
中国钠离子电池行业市场现状复杂,产能过剩,价格恶化,竞争格局也在变化,新老企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在今后的发展中,企业需要不断投入技术创新,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的性能,以及做好营销,才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博研咨询发布的《2022-2028年中国钠离子电池行业市场发展规模及市场分析预测报告》共十章。首先介绍了钠离子电池行业市场发展环境、钠离子电池整体运行态势等,接着分析了钠离子电池行业市场运行的现状,然后介绍了钠离子电池市场竞争格局。随后,报告对钠离子电池做了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最后分析了钠离子电池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预测。您若想对钠离子电池产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钠离子电池行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
第一章 钠离子电池行业相关概述
1.1 钠离子电池基本介绍
1.1.1 钠离子电池基本概念
1.1.2 钠离子电池产品分类
1.1.3 钠离子电池工作原理
1.1.4 钠离子电池研究历史
1.2 钠离子电池发展优势
1.2.1 钠离子电池技术优势
1.2.2 钠离子电池资源优势
1.2.3 钠离子电池成本优势
1.3 钠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对比
第二章 2017-2023年中国电池行业发展分析
2.1 中国电池行业发展综述
2.1.1 行业基本概述
2.1.2 行业运行状况
2.1.3 产品出口格局
2.1.4 企业排名状况
2.1.5 产品技术研发
2.2 中国储能电池行业发展分析
2.2.1 储能电池发展现状
2.2.2 电化学储能装机规模
2.2.3 储能电池市场规模
2.2.4 储能电池前景预测
2.3 中国动力电池行业发展分析
2.3.1 动力电池产量
2.3.2 动力电池销量
2.3.3 动力电池装机量
2.3.4 市场规模分析
2.3.5 需求规模预测
2.4 中国电池行业发展问题对策
2.4.1 主要制约因素
2.4.2 面临环保压力
2.4.3 转型升级对策
2.4.4 绿色发展策略
第三章 2017-2023年钠离子电池行业发展分析
3.1 2017-2023年全球钠离子电池行业发展
3.1.1 全球产业区域布局
3.1.2 全球产业研发机构
3.1.3 全球相关企业布局
3.1.4 美国能源部资金支持
3.2 中国钠离子电池行业发展综述
3.2.1 钠离子电池发展历程
3.2.2 钠离子电池商业化情况
3.2.3 钠离子电池产业链布局
3.3 2017-2023年中国钠离子电池市场发展分析
3.3.1 市场发展动态
3.3.2 市场规模统计
3.3.3 成本对比分析
3.4 中国钠离子电池企业竞争格局
3.4.1 技术企业汇总
3.4.2 企业数量规模
3.4.3 企业区域分布
3.5 第一代钠离子电池分析——宁德时代钠离子电池
3.5.1 首次发布钠离子电池
3.5.2 钠离子电池性能分析
3.5.3 电池能量密度对比
3.5.4 电池产业化发展前景
3.6 钠离子电池产业发展问题对策
3.6.1 未大规模应用原因
3.6.2 钠离子电池产品缺点
3.6.3 钠离子电池产业化建议
第四章 2017-2023年钠离子电池产业链上游材料分析
4.1 钠离子电池钠矿资源分析
4.1.1 钠矿资源储量
4.1.2 主要公司产能
4.2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分析
4.2.1 主要正极材料
4.2.2 正极材料企业
4.2.3 材料对比分析
4.3 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4.3.1 负极材料简介
4.3.2 主要负极材料
4.3.3 材料发展前景
4.4 钠离子电池上游其他材料分析
4.4.1 电解液
4.4.2 隔膜
4.4.3 集流体
第五章 2017-2023年钠离子电池行业下游应用领域分析
5.1 钠离子电池储能领域应用
5.1.1 储能电站成本分析
5.1.2 政策支持钠离子布局储能
5.1.3 钠离子储能经济效益
5.1.4 钠离子储能项目动态
5.1.5 钠离子储能挑战对策
5.1.6 钠离子储能应用前景
5.1.7 钠离子电池储能领域测算
5.2 钠离子电池电动两轮车领域应用
5.2.1 电动两轮车发展现状
5.2.2 钠离子电池两轮车应用
5.2.3 钠离子电池两轮车企业
5.2.4 钠离子电池两轮车测算
5.3 钠离子电池低速车领域应用
5.3.1 政府低速车发展政策
5.3.2 首发钠离子电池低速车
5.3.3 钠离子电池低速车前景
5.3.4 钠离子电池小动力测算
第六章 2017-2023年钠离子电池竞争产品分析——锂电池
6.1 2017-2023年中国锂电池行业运行状况
6.1.1 产业发展态势
6.1.2 行业产量规模
6.1.3 企业竞争状况
6.1.4 行业项目动态
6.1.5 技术创新进展
6.2 2017-2023年中国锂离子蓄电池所属行业进出口数据分析
6.2.1 进出口总量数据分析
6.2.2 主要贸易国进出口情况分析
6.2.3 主要省市进出口情况分析
6.3 2017-2023年中国锂电池设备行业分析
6.3.1 锂电设备的主要类型
6.3.2 锂电设备制造产业链
6.3.3 锂电池设备政策利好
6.3.4 锂电池设备需求状况
6.3.5 锂电池设备竞争主体
6.3.6 锂电池设备发展趋势
6.4 中国锂电池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6.4.1 技术研发问题
6.4.2 产业化的难点
6.4.3 竞争力不足问题
6.4.4 安全性难以保证
6.4.5 环境污染情况严峻
6.5 中国锂电池产业发展策略分析
6.5.1 规范行业发展
6.5.2 发挥带动效应
6.5.3 加强技术创新
6.5.4 加快可持续发展
6.5.5 坚持从严控制
6.5.6 创新方式方法
第七章 中国钠离子电池行业主要企业发展分析
1.1 中科海钠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7.1.1 企业发展概况
7.1.2 电池研发历程
7.1.3 企业专利实力
7.1.4 企业研发进展
7.1.5 企业融资动态
7.2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7.2.1 企业发展概况
7.2.2 经营效益分析
7.2.3 业务经营分析
7.2.4 财务状况分析
7.2.5 核心竞争力分析
7.3 广州鹏辉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7.3.1 企业发展概况
7.3.2 钠离子电池业务
7.3.3 经营效益分析
7.3.4 业务经营分析
7.3.5 财务状况分析
7.4 猛狮新能源科技(河南)股份有限公司
7.4.1 企业发展概况
7.4.2 钠离子电池业务
7.4.3 经营效益分析
7.4.4 业务经营分析
7.4.5 财务状况分析
7.5 山西华阳集团新能股份有限公司
7.5.1 企业发展概况
7.5.2 钠离子电池业务
7.5.3 经营效益分析
7.5.4 业务经营分析
7.5.5 财务状况分析
7.6 成都市新筑路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7.6.1 企业发展概况
7.6.2 钠离子电池业务
7.6.3 经营效益分析
7.6.4 业务经营分析
7.6.5 财务状况分析
7.7 深圳市翔丰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7.7.1 企业发展概况
7.7.2 钠离子电池业务
7.7.3 经营效益分析
7.7.4 业务经营分析
7.7.5 财务状况分析
7.8 宁波容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7.8.1 企业发展概况
7.8.2 钠离子电池业务
7.8.3 经营效益分析
7.8.4 业务经营分析
7.8.5 财务状况分析
7.9 江西鼎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7.9.1 企业发展概况
7.9.2 钠离子电池业务
7.9.3 经营效益分析
7.9.4 业务经营分析
7.9.5 财务状况分析
7.10 中盐内蒙古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7.10.1 企业发展概况
7.10.2 钠离子电池业务
7.10.3 经营效益分析
7.10.4 业务经营分析
7.10.5 财务状况分析
第八章 2017-2023年中国钠离子电池项目投资案例深度解析
8.1 宁德时代新能源先进技术研发与应用项目
8.1.1 项目基本情况
8.1.2 项目建设可行性
8.1.3 项目建设必要性
8.1.4 项目资金测算
8.1.5 项目经济效益
8.2 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项目
8.2.1 项目基本情况
8.2.2 项目建设可行性
8.2.3 项目建设必要性
8.2.4 项目募集资金
8.2.5 项目建设风险
8.2.6 项目经济效益
8.3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项目
8.3.1 项目基本情况
8.3.2 项目建设可行性
8.3.3 项目建设必要性
8.3.4 项目募集资金
8.3.5 项目建设风险
8.3.6 项目经济效益
1.2 万顺新材高精度电子铝箔项目
1.2.1 项目基本情况
1.2.2 项目建设可行性
1.2.3 项目建设必要性
1.2.4 项目募集资金
1.2.5 项目建设风险
1.2.6 项目经济效益
第九章 中国钠离子电池行业投资机会及风险预警
9.1 钠离子电池投资环境
9.1.1 经济情况逐渐好转
9.1.2 固定资产投资增加
9.1.3 居民消费实力增强
9.1.4 经济发展前景良好
9.2 钠离子电池投资机遇
9.2.1 政策利好
9.2.2 战略意义
9.2.3 需求刺激
9.2.4 技术进展
9.3 钠离子电池投资风险
9.3.1 市场竞争风险
9.3.2 需求不振风险
9.3.3 技术更新风险
9.3.4 成本高企风险
9.4 钠离子电池投资壁垒
9.4.1 品牌壁垒
9.4.2 技术壁垒
9.4.3 资金壁垒
9.4.4 供应链壁垒
9.5 钠离子电池投资建议
9.5.1 行业投资建议
9.5.2 企业投资建议
第十章 2024-2030年中国钠离子电池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10.1 钠离子电池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10.1.1 钠离子电池应用前景
10.1.2 钠离子电池产业链前景
10.1.3 钠离子电池市场空间广阔
10.2 2024-2030年中国钠离子电池行业预测分析
10.2.1 2024-2030年中国钠离子电池行业影响因素分析
10.2.2 2024-2030年中国钠离子电池市场规模预测(B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