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公司拥有所有研究报告产品的著作权,我们从未通过任何第三方平台代理销售或授权其开展业务咨询。当您购买报告或咨询业务时,请认准“博研咨询”,及官方网站市场调研在线(www.cninfo360.com)。若要进行引用、刊发,需要获得博研咨询的正式授权。
- 报告目录
- 研究方法
2024-2030年中国不良资产处置行业发展研究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不良资产是一个泛概念,它是针对会计科目里的坏账科目来讲的,主要但不限于包括银行的不良资产,政府的不良资产,证券、保险、资金的不良资产,企业的不良资产。金融企业是不良资产的源头。
据中国市场调研在线发布的2024-2030年中国不良资产处置行业发展研究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显示,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中国政府于**年分别设立了中国华融、中国长城、中国东方和中国信达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分别对口接收、管理和处置来自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及国家开发银行的不良贷款,中国的不良资产管理行业由此产生。至今,中国不良资产管理行业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时期,即政策性业务时期、商业化转型时期、全面商业化时期。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截至**正处于全面商业化发展的重要时期,业务实现了由单一不良资产管理向多元化金融服务延伸,机构由单一金融资产管理机构向综合金融控股集团转变。在截至**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背景下,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将继续在化解金融系统风险、优化增量和盘活存量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截止**年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5123亿元,较**年3季末增加183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74%,较**年3季季末下降0.02个百分点,**年不良贷款率基本保持稳定。**年我国信托行业的信托资产规模达到20.22万亿,不良率为0.58%,不良资产为1172.76亿元。**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负债合计59.6万亿元,增长6.3%;所有者权益合计47.2万亿元,增长8.2%;资产负债率为55.8%。而非金企业不良资产规模超过6万亿元。总体上**年不良资产的市场化投放规模达1.5万亿左右。
我国不良资产行业短期内行业将继续维持较高壁垒,牌照稀缺价值高。长期看竞争分化将加剧,在资金实力、项目甄别和定价、不良资产价值提升和处置等方面有优势的不良资产处置机构有望脱颖而出。同时更多市场主体通过参股地方AMC切入不良资产行业核心价值链。四大AMC股权结构稳定,引入新增股东的概率较小;不持牌资产处置机构利润空间有限投资价值较低。地方AMC牌照稀缺有投资价值,因此参股地方AMC是市场主体切入不良资产行业的重要途径。AMC是资本驱动型的企业,地方AMC因业务规模受制于与资本金和杠杆约束也普遍存在增资扩股的诉求。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背景下,随着改革力度进一步加大,产能过剩行业面临着深度结构调整的压力,这为不良资产行业提供了稳定的市场供给。监管环境的不断完善、信用体系的逐步建立、资本市场的日趋成熟等经营环境的改善推动行业经营效率的提升。中国经济“新常态”下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然伴随不良资产和破产重组等业务机会的增加,这将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处置和收购重组类业务带来发展机遇。
《2024-2030年中国不良资产处置行业发展研究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依据国家权威机构及不良资产处置相关协会等渠道的权威资料数据,结合不良资产处置行业发展所处的环境,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等多个角度对不良资产处置行业进行调研分析。
《2024-2030年中国不良资产处置行业发展研究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内容严谨、数据翔实,通过辅以大量直观的图表帮助不良资产处置行业企业准确把握不良资产处置行业发展动向、正确制定企业发展战略和投资策略。
中国市场调研在线发布的2024-2030年中国不良资产处置行业发展研究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是不良资产处置业内企业、相关投资公司及政府部门准确把握不良资产处置行业发展趋势,洞悉不良资产处置行业竞争格局,规避经营和投资风险,制定正确竞争和投资战略决策的重要决策依据之一。
正文目录
第1章 互联网+不良资产处置的相关概述
1.1 “互联网+”的概念及特征
1.1.1 “互联网+”的概念
1.1.2 “互联网+”的意义
1.1.3 “互联网+”主要特征
1.2 互联网+不良资产处置的相关介绍
1.2.1 不良资产的定义
1.2.2 不良资产处置的定义
1.2.3 互联网+不良资产处置的内容
1.3 互联网+不良资产处置发展必要性分析
1.3.1 解决不良资产库存增加问题
1.3.2 弥补传统资产管理公司弊端
1.3.3 缓解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问题
1.3.4 降低交易成本
第2章 中国互联网+不良资产处置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2.1 经济环境分析
2.1.1 中国经济运行特征
2.1.2 中国经济运行现状
2.1.3 经济转型升级形势
2.1.4 宏观经济发展走势
2.2 金融环境分析
2.2.1 不良贷款率现状
2.2.2 债券市场规模
2.2.3 银行运行分析
2.2.4 对外开放程度
2.2.5 金融市场改革
2.3 互联网环境分析
2.3.1 互联网与电子商务的发展
2.3.2 中国互联网普及率分析
2.3.3 网络金融应用分析
2.3.4 互联网金融技术取得突破
2.3.5 互联网面临风险和安全问题
2.4 政策环境分析
2.4.1 银监会规范不良资产收购业务
2.4.2 互联网金融行业指导意见出台
2.4.3 国务院常务会议表态支持
2.4.4 2024年银监会监管重点
第3章 2024年2024年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分析
3.1 2024年2024年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综述
3.1.1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历程
3.1.2 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现状
3.1.3 企业加快布局互联网金融
3.1.4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逻辑
3.1.5 互联网金融的创新思路
3.2 2024年2024年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运行情况
3.2.1 互联网金融市场规模
3.2.2 互联网金融运行模式
3.2.3 互联网金融运行核心
3.3 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的问题分析
3.3.1 制约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因素
3.3.2 互联网金融的突出问题
3.3.3 互联网金融面临的威胁
3.3.4 互联网金融面临的挑战
3.4 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对策
3.4.1 打造产业生态链
3.4.2 防止业务风险蔓延
3.4.3 推动形成行业自律
3.4.4 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3.4.5 出台国家法律法规
第4章 2024年2024年中国传统不良资产处置行业发展综述
4.1 国际不良资产处置行业发展及经验借鉴
4.1.1 美国
4.1.2 韩国
4.1.3 印度
4.1.4 对我国的启示
4.2 2024年2024年中国传统不良资产处置行业发展分析
4.2.1 不良资产形成原因分析
4.2.2 不良资产市场规模
4.2.3 不良资产处置行业现状
4.2.4 不良资产处置市场规模
4.3 我国不良资产处置常见方式分析
4.3.1 贷款重组
4.3.2 依法清偿
4.3.3 破产清偿
4.3.4 呆账核销
4.3.5 金融企业不良资产批量转让
4.4 我国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处置方式优化分析
4.4.1 资产证券化
4.4.2 打包出售
4.4.3 企业经营改善计划
4.5 我国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处置问题
4.5.1 资产审核不够严格
4.5.2 资产管理不到位
4.5.3 员工素质水平不够
4.5.4 处置流程存在问题
4.6 我国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处置策略
4.6.1 注重法律机制建设
4.6.2 不断完善考核机制
4.6.3 加强公司内部管理
第5章 2024年2024年中国互联网+不良资产处置行业发展状况
5.1 2024年2024年中国互联网+不良资产处置行业发展分析
5.1.1 生态圈
5.1.2 发展现状
5.1.3 企业数量
5.1.4 盈利因素
5.1.5 创新案例
5.2 中国互联网+不良资产处置行业发展模式分析
5.2.1 众筹投资模式
5.2.2 撮合催收模式
5.2.3 数据服务商模式
5.2.4 淘宝拍卖模式
5.3 中国互联网+不良资产处置行业存在的问题分析
5.3.1 业务资质问题
5.3.2 业务标准化问题
5.3.3 权威性与专业性问题
5.3.4 目标客户匹配问题
5.4 中国互联网+不良资产处置行业发展策略分析
5.4.1 搭建统一交易平台
5.4.2 放宽行业相关政策
5.4.3 突破业务发展瓶颈
第6章 2024年2024年互联网金融趋势下资产管理发展分析
6.1 互联网金融发展对资产管理经营的影响
6.1.1 投资者门槛降低
6.1.2 经营模式差异化发展
6.1.3 核心竞争力呈现多样化
6.2 互联网资产管理的发展形式
6.2.1 互联网企业跨界加入竞争
6.2.2 金融机构自主建流模式
6.2.3 金融机构引流模式
6.3 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互联网化发展模式
6.3.1 资产管理互联网化的模式和优势
6.3.2 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发展模式选择
6.4 证券公司资产管理互联网化发展路径
6.4.1 资管业务定位
6.4.2 资产管理流程再造
6.4.3 重塑资产管理流程
6.5 资产管理“互联网”化面临的风险
6.5.1 较高的信用风险
6.5.2 技术安全等运营风险
6.5.3 流动性风险
6.6 资产管理“互联网”化存在的问题
6.6.1 网络安全问题
6.6.2 客户适当性问题
第7章 2024年2024年中国互联网+不良资产处置行业典型平台经营状况分析
7.1 分金社
7.1.1 平台基本情况
7.1.2 平台商业模式
7.1.3 平台业务范围
7.1.4 平台业务流程
7.1.5 平台发展动态
7.2 原动天
7.2.1 平台基本情况
7.2.2 平台商业模式
7.2.3 平台服务流程
7.3 包之网
7.3.1 平台基本情况
7.3.2 平台商业模式
7.3.3 平台发展动态
7.4 搜赖网
7.4.1 平台基本情况
7.4.2 平台商业模式
7.4.3 平台发展动态
7.5 资产360
7.5.1 平台基本情况
7.5.2 平台商业模式
7.5.3 平台委案流程
7.6 债全网
7.6.1 平台基本情况
7.6.2 平台商业模式
7.6.3 平台业务范围
7.7 易收365
7.7.1 平台基本情况
7.7.2 平台商业模式
7.7.3 平台平台功能
7.8 其他平台发展状况
7.8.1 资产处置服务网
7.8.2 青苔债管家
7.8.3 淘宝网
7.8.4 91债牛
7.8.5 人人催
7.8.6 久债勾
7.8.7 银资网
7.8.8 有资产
7.8.9 A资产
7.8.10 优资网
7.8.11 债总管
第8章 中国互联网+不良资产处置行业投融资分析
8.1 2024年2024年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投融资现状
8.1.1 互联网金融投融资的特点
8.1.2 2024年互联网金融投融资规模
8.1.3 2024年互联网金融投融资规模
8.1.4 互联网金融投融资案例分析
8.1.5 互联网金融投融资市场发展趋势
8.2 不良资产处置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8.2.1 市场空间巨大
8.2.2 行业前景广阔
8.3 互联网+不良资产处置行业投资分析
8.3.1 行业投资机会
8.3.2 行业投资建议
第9章 博研咨询:中国互联网+不良资产处置行业前景及趋势预测分析
9.1 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前景及趋势分析
9.1.1 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
9.1.2 互联网金融发展方向
9.1.3 互联网金融发展展望
9.1.4 互联网金融市场规模预测
9.2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资产管理发展趋势
9.2.1 投资门槛大众化
9.2.2 综合账户的管理
9.2.3 O2O模式快速发展
9.3 2024-2030年中国互联网+不良资产处置行业预测分析
9.3.1 行业发展因素
9.3.2 规模预测分析
附录:
附录一:金融企业不良资产批量转让管理办法
附录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资产处置管理办法(修订)
附录三: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
附录四: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图表目录
图表 2024年原动天在某学生市场不良贷款催收情况图
图表 原动天不良贷款催收运作流程图
图表 2019-2024年撮合催收类处置平台不良资产累计委单金额
图表 催收平台模式图
图表 拍卖模式图
图表 互联网金融提高资产管理经营的“迂回性”
图表 互联网金融对资产管理经营的中介作用
图表 互联网下的资产管理经营模式
图表 证券公司资产管理的业务定位
图表 传统经营模式下的资产管理业务流程
图表 专业投资人定位模式下的资产管理业务流程
图表 财富中心定位模式下的资产管理业务流程
图表 资产聚合中心定位模式下的资产管理业务流程
图表 不同定位下的不同平台功能要求
图表 传统组织业务层次架构
图表 “触网”背景下券商业务部门间组织架构
图表 原动天服务流程
图表 2024-2030年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图表 2024-2030年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用户规模预测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