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公司拥有所有研究报告产品的著作权,我们从未通过任何第三方平台代理销售或授权其开展业务咨询。当您购买报告或咨询业务时,请认准“博研咨询”,及官方网站市场调研在线(www.cninfo360.com)。若要进行引用、刊发,需要获得博研咨询的正式授权。
- 报告目录
- 研究方法
2018-2023年中国物联网行业发展调研与市场前景分析报告
经过4年的不懈努力,我国物联网基础标准研究工作在组织建设、规划协调、标准研制等方面取得显着成效,尤其是国际标准化工作实现跨越性突破,整体研究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2020年,中国物联网产业规模突破6000亿元。自2020年以来,传感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融合发展,全球物联网应用已进入实质推进阶段,我国也初步建立了“纵向一体”的物联网政策体系,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物联网产业体系。
据中国市场调研在线 网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物联网行业发展调研与市场前景分析报告显示,构成物联网产业五个层级的支撑层、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以及应用层分别占物联网产业规模的27%、220%、331%、375%和47%。而物联网感知层、传输层参与厂商众多,成为产业中竞争最为激烈的领域。产业分布上,国内物联网产业已初步形成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中西部地区等四大区域集聚发展的总体产业空间格局。其中,长三角地区产业规模位列四大区域之首。
中国潜在的制高点是互联网和传统工业行业的融合,智能制造是较好的切入点和当前的主攻方向。物联网便可看作是当前切入点之一。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总经理刘烈宏表示,中国制造2025的一个重要升级方向,就是要探索如何运用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的技术,再结合物联网和务联网,在这个基础上,来打造中国整个先进制造的体系,是整个中国工业的升级版。
在产业技术升级和投资需求扩大的情况下,物联网发展或将步入快车道。一看产业前景。中国制造向智能化、自动化、互联网化的升级中,工业互联网成为主线。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工业互联网是新一轮工业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一个重点发展领域,其核心便是物联网。据产业研究中心预测,2018年,我国物联网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7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30%。二看产业效益。未来20年,工业互联网的发展至少可以给中国带来3万亿美元左右的GDP增量。物联网规模将会远超移动互联网,是下一个万亿元规模的产业。
物联网的机会在于相关企业利用技术投身更多行业应用,并且服务于民。物联网的智慧服务包括工业制造和信息消费的智慧化服务,物联网未来发展的重点任务将是建设包括满足智能生产制造的“智慧工厂”,以及满足智能用户消费的“智慧商店”。目前,基于物联网智能制造“工业40”制定的“中国制造2025”计划已经成为我国今后十年的产业发展战略。
《2018-2023年中国物联网行业发展调研与市场前景分析报告》对物联网市场的分析由大入小,从宏观到微观,以数据为基础,深入的分析了物联网行业在市场中的定位、物联网行业发展现状、物联网市场动态、物联网重点企业经营状况、物联网相关政策以及物联网产业链影响等。
《2018-2023年中国物联网行业发展调研与市场前景分析报告》还向投资人全面的呈现了各大物联网公司和物联网行业相关项目现状、物联网未来发展潜力,物联网投资进入机会、物联网风险控制、以及应对风险对策等。
[正文目录] 网上阅读:http://wwwcninfo360com/
第1章 物联网相关概述
11 “物联网”概念的提出
111 内部因素
112 外部因素
12 物联网简介
121 物联网的定义
122 物联网的原理
123 物联网的步骤
124 物联网的应用
13 物联网的特征
131 全面感知
132 可靠传递
133 智能处理
第2章 2012-2020年中国物联网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
21 国际环境
211 世界将从互联网时代进入“物联网”时代
212 发达国家积极推进物联网行业蓬勃发展
213 发展物联网中国与发达国家面临同等机遇
214 中国成为物联网行业重点竞争市场
215 国外物联网产业发展经验借鉴
22 政策环境
221 物联网被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
222 2015年我国修订物联网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223 2015年实施物联网技术研发及产业化专项
224 2020年出台新政推进物联网有序发展
225 2020年深化物联网发展专项资金管理
226 我国鼓励民资外资进入物联网领域
227 地方政府多措并举力推物联网产业发展
23 经济环境
231 2014年中国国民经济运行状况
232 2015年中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233 2020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情况
234 2020年中国经济增长形势展望
24 社会环境
241 中国加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242 2020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运行状况
243 2020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投资态势
244 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
245 我国信息化水平持续快速发展
246 M2M技术在中国得到广泛应用
第3章 2012-2020年中国物联网行业发展分析
31 中国发展物联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311 物联网已成为信息产业大势所趋
312 物联网将加快多行业多领域信息化进程
313 我国推广物联网的条件已经成熟
314 新兴产业发展带来重大机遇
32 2012-2020年中国物联网行业总体发展状况
321 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综述
322 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特征
323 2015年我国启动智慧城市建设试点
324 2015年中国物联网产业规模分析
325 2020年中国物联网产业继续扩张
326 2020年中国物联网产业运行特征
327 2020年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动态
33 2012-2020年中国物联网标准化的发展
331 国内外物联网标准化进展状况
332 物联网标准化有利于争夺话语权
333 2014年中国物联网标准化制定提速
334 2015年进一步完善物联网标准体系
335 2020年制修订新一批物联网国家标准
336 我国物联网标准化的博弈及策略
34 2012-2020年中国物联网行业竞争分析
341 物联网行业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342 物联网行业进入退出壁垒分析
343 物联网行业生命周期分析
344 物联网行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345 物联网行业竞争趋势分析
35 中国物联网行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51 制约我国物联网发展的瓶颈因素
352 我国物联网普及面临的主要挑战
353 产业链薄弱制约物联网行业发展
354 物联网发展面临的安全问题
36 发展中国物联网行业的对策建议
361 加快我国物联网发展的对策
362 中国物联网行业发展策略分析
363 进一步加速我国物联网发展的措施
364 促进物联网行业有序发展的思路
365 发展中国物联网产业的政策建议
第4章 2012-2020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区域发展分析
41 2012-2020年物联网产业的区域布局
411 中国物联网产业区域分布状况
412 我国物联网产业区域发展态势
413 与信息产业布局特征基本吻合
414 未来物联网产业空间演变趋势
42 环渤海地区
421 物联网发展推动环渤海产业升级
422 物联网建设提升北京城市管理能力
423 天津市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
424 石家庄加大物联网产业扶持力度
425 山东省物联网产业高速发展
43 长三角地区
431 长三角地区物联网产业蓬勃发展
432 上海市物联网产业发展迅猛
433 江苏省物联网产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434 2015年无锡传感网创新示范区规划获批
435 2020年无锡市物联网产业发展提速
436 2020年安徽省首个物联网产业园揭牌
437 杭州市物联网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44 珠三角地区
441 珠三角地区积极建设感知城市
442 广州市物联网行业的发展基础
443 深圳市物联网企业竞争力增强
444 2015年广东惠州物联网产值分析
445 2020年东莞市制定物联网发展规划
446 佛山启用国内首个城域物联网
45 中西部地区
451 中部地区物联网应用潜力巨大
452 陕西省物联网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453 湖南省物联网产业规模快速扩张
454 武汉市物联网产业发展布局状况
455 重庆市物联网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
456 成都市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
第5章 2012-2020年物联网行业技术发展分析
51 2012-2020年中国物联网技术进展简析
511 我国不断加快物联网技术研发步伐
512 政策支持促进我国物联网技术革新
513 2014年中国物联网应用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514 2015年公交通智能化关键技术取得进展
515 2020年农业物联网关键技术通过验收
516 中国物联网核心技术研发仍有待突破
52 射频识别(RFID)技术
521 RFID技术简介
522 RFID技术是物联网核心技术
523 我国RFID技术应用概况
524 中国RFID技术开发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525 中国RFID技术发展战略
53 二维码技术
531 二维码技术介绍
532 二维码技术的特点及应用
533 二维码技术在物联网领域的应用
534 我国二维码技术标准简述
535 二维码技术驱动手机二维码发展
54 电子代码(EPC)技术
541 EPC与物联网
542 EPC技术介绍
543 EPC系统介绍
544 中国发展EPC技术的措施建议
55 无线网络技术
551 无线网络技术的原理及优势
552 无线网络技术的主要标准
553 中国无线网络技术发展简况
第6章 2012-2020年物联网相关设备行业发展分析
61 2012-2020年物联网设备行业发展综述
611 物联网相关设备行业迎来发展机遇
612 我国物联网设备行业的关键领域
613 物联网发展加速射频识别设备业壮大
614 国内物联网设备市场发展空间广阔
62 传感器(订购电话:010-62665210)
621 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622 我国传感器行业取得较快发展
623 2015年国内传感器应用市场热点探析
624 2020年我国研制全球最长位移传感器
625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及应用
626 中国传感器技术的发展方向
63 智能卡芯片
631 我国智能卡市场发展概况
632 国内芯片厂商在智能卡市场竞争加剧
633 智能卡芯片技术应用领域持续扩张
634 智能卡芯片市场主要本土厂商及产品介绍
64 国内主要物联网设备供应商介绍
641 新大陆科技集团
642 深圳市远望谷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643 杭州新世纪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644 奥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645 厦门信达股份有限公司
第7章 2012-2020年物联网产业链下游运营商分析
71 运营商与物联网
711 运营商在物联网发展中的定位
712 电信运营商受益物联网发展
713 运营商在物联网产业链中的商机
714 电信运营商发展物联网的SWOT分析
715 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发力物联网
716 电信运营商推进物联网发展面临的挑战
72 中国移动
721 中国移动物联网业务获阶段成果
722 中国移动重庆公司建设物联网示范区
723 中国移动手机二维码专区运营
724 中国移动物联网专网试点上线
725 中国移动与银联合作实现空中发卡
726 中国移动物联网与行业信息化营销策略
73 中国联通
731 中国联通发展物联网业务的优势
732 中国联通物联网业务的路径探索
733 联通携手四川发展“高速物联网”
734 联通与西班牙电信合作发展物联网
735 中国联通物联网研发环境项目上线
736 中国联通继续推进“智慧城市”战略
74 中国电信
741 中国电信在物联网领域的优势
742 中国电信物联网业务进展状况
743 中国电信发展物联网农业领域应用
744 中国电信助力“智慧城市”物联网建设
745 中国电信车联网应用进入新阶段
第8章 2012-2020年物联网产业商业化应用分析
81 2012-2020年物联网应用发展现状
811 物联网应用处于起步阶段
812 我国物联网应用初创待发
813 物联网应用的主要商业模式
814 国内物联网应用试点区域比较
82 移动支付
821 中国移动支付市场发展模式分析
822 移动支付开启物联网应用新局面
823 国内移动支付市场规模分析
824 物联网移动支付安全问题严峻
825 物联网移动支付市场将高速增长
83 智能交通
831 物联网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应用
832 我国物联网智能交通应用现状
833 我国车联网产业的主导力量
834 国内车联网市场的竞争博弈
835 国家车联网产业基地开建
836 物联网智能交通应用前景展望
84 物流行业
841 物流行业物联网应用综述
842 我国物流行业物联网技术发展环境
843 物联网技术在物流产业群的应用现状
844 物联网对物流企业发展的影响
845 中国物流行业物联网应用展望
846 物联网在物流信息化中的应用前景
85 环境监测
851 物联网技术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
852 国内物联网环境监测应用市场状况
853 物联网环境监测应用市场集中度较低
854 智能化物联网环境监测成主流趋势
86 安防
861 物联网建设促进安防业发展
862 物联网催生安防业发展亮点
863 传统安防企业发展物联网的SWOT分析
864 物联网在安防领域应用潜力巨大
865 国内物联网安防深度应用前景分析
87 其他
871 智能建筑
872 智能空港
873 食品溯源
874 智能家居
875 智能电网
876 冶金行业
第9章 博研咨询:物联网行业发展趋势及前景
91 物联网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911 物联网将推动商业模式变革
912 我国物联网产业链发展趋势
913 物联网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914 物联网发展将引领电子消费变革
92 物联网行业前景展望
921 全球物联网产业发展前景预测
922 中国物联网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923 2018-2023年中国物联网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93 中国物联网“十四五”发展规划
931 面临的形势
932 发展目标
933 主要任务
934 重点工程
94 部分地区物联网发展规划
941 山东省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
942 浙江省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8年)
943 陕西省“十四五”物联网产业发展专项规划
944 江苏省物联网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
945 贵州省“十四五”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