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司拥有所有研究报告产品的著作权,我们从未通过任何第三方平台代理销售或授权其开展业务咨询。当您购买报告或咨询业务时,请认准“博研咨询”,及官方网站市场调研在线(www.cninfo360.com)。若要进行引用、刊发,需要获得博研咨询的正式授权。
- 报告目录
- 研究方法
2024-2030年海洋经济行业发展调研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
中国海域辽阔,海洋自然条件优越。海域跨越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大陆海岸线长达18000多公里。海洋资源种类繁多,海洋生物、石油天然气、固体矿产、可再生能源、滨海旅游等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
海洋经济是指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的各类产业活动以及与之相关联活动的总和,包括海洋产业和海洋相关产业两个部分。海洋是我国国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陆域资源和环境承载压力日益加大的今天,借助海洋经济的发展,不仅能壮大国家整体经济实力,也能优化区域布局、提升产业结构、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国民经济长期又好又快发展。
近年来,我国海洋经济成就斐然,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保增长、扩内需,推动沿海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达到54313亿元,比上年增长7.6%,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5%;**年我国实现海洋生产总值25796亿元,同比增长8.6%。
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我国海洋经济走出了一条快速发展、不断壮大的道路,从海洋渔业、海洋盐业为主,发展到以交通运输、滨海旅游、海洋油气、海洋船舶等传统产业为主导,以海水利用、海洋生物医药、海洋科教服务等新兴产业为重要支撑的优势突出、相对完整的产业体系。
为推进海洋经济发展,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规划和政策,启动了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出台了《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全国海洋功能区划(**-**年)》和《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我国海洋经济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可以预见,到**年,我国在由海洋大国转变为海洋强国方面将迈出重大步伐,而基于陆海统筹和联动基础上的海洋经济的发展,也将对推动国民经济实现科学转型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产生积极重要作用。
正文目录
第1章 海洋经济的相关概述
1.1 海洋经济的定义
1.1.1 海洋经济的概念解析
1.1.2 海洋经济的系统架构
1.1.3 海洋经济的理论依据
1.1.4 海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1.2 海洋经济的分类标准
1.2.1 分类的基本单位
1.2.2 分类原则
1.2.3 分类方法
1.2.4 分类结果
1.3 海洋经济的主要细分大类
1.3.1 滨海旅游业
1.3.2 海洋交通运输业
1.3.3 海洋渔业
1.3.4 海洋油气业
1.3.5 海洋工程建筑业
1.3.6 海洋船舶工业
1.3.7 海洋生物医药业
1.3.8 海水利用业
1.3.9 其他
1.4 海洋经济的统计标准
1.4.1 行业统计部门及统计口径
1.4.2 行业统计范畴
1.4.3 国内外统计差异
第2章 2019-2024年国际海洋经济发展的现状及经验借鉴
2.1 2019-2024年国际海洋经济发展概况
2.1.1 国际海洋经济发展的宏观背景
2.1.2 国际海洋经济发展的特征解析
2.1.3 国际海洋经济的产业结构解析
2.1.4 国际海洋经济发展的主要经验
2.1.5 国际海洋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
2.2 2019-2024年国际海洋经济发展的典型模式
2.2.1 美国模式
2.2.2 日本模式
2.2.3 新加坡模式
2.3 2019-2024年国际海洋经济细分产业状况
2.3.1 传统海洋产业
2.3.2 海洋工程行业
2.3.3 海洋油气开发
2.3.4 海洋娱乐产业
2.3.5 海洋运输业
2.4 2019-2024年国际海洋经济强国的发展经验
2.4.1 美国
2.4.2 日本
2.4.3 英国
2.4.4 俄罗斯
2.4.5 澳大利亚
第3章 2019-2024年中国海洋经济产业的发展环境分析
3.1 海域环境
3.1.1 海域范围
3.1.2 海底地貌
3.1.3 海洋水文
3.1.4 海域环境评价
3.2 水质环境
3.2.1 海水环境总况
3.2.2 海洋环境灾害和环境风险
3.2.3 主要入海污染源状况
3.2.4 部分海洋功能区环境状况
3.3 资源环境
3.3.1 中国海洋资源现状
3.3.2 海洋资源开发现状
3.3.3 海洋资源开发趋势
3.3.4 海洋资源危机分析
3.3.5 海洋资源开发策略
3.4 经济环境
3.4.1 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现状
3.4.2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解读
3.4.3 海洋经济与宏观经济的相关性
3.4.4 海洋经济对中国经济转型的影响
3.5 金融环境
3.5.1 金融服务与海洋经济的相关性
3.5.2 海洋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模式
3.5.3 国际海洋经济的金融支持手段
3.5.4 中国海洋经济的金融支持手段
3.5.5 中国海洋经济的金融支持建议
3.6 物流环境
3.6.1 中国物流业的基本情况
3.6.2 中国物流业的布局特征
3.6.3 海洋经济的高端物流需求分析
3.6.4 海洋经济与高端物流的联动发展
第4章 2019-2024年中国海洋经济产业发展现状
4.1 2019-2024年中国海洋经济产业发展综述
4.1.1 行业概况
4.1.2 区域格局
4.1.3 产业变化
4.1.4 发展态势
4.2 2019-2024年中国海洋经济产业规模分析
4.2.1 整体规模
4.2.2 细分产业规模
4.2.3 主要区域规模
4.3 2019-2024年海洋经济试点状况
4.3.1 海洋经济试点进程
4.3.2 海洋经济试点意义
4.3.3 下一阶段工作重点
4.4 2019-2024年三大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综况
4.4.1 环渤海地区
4.4.2 长三角地区
4.4.3 珠三角地区
4.5 海洋经济的地区差异分析
4.5.1 各省海洋经济占gdp比重
4.5.2 地区发展水平的聚类分析
4.5.3 不同发展阶段的聚类分析
4.5.4 海洋三次产业的比重分析
4.5.5 海洋三次产业的地区差距
4.6 海洋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4.6.1 环境危机正在加剧
4.6.2 海洋科技创新能力较弱
4.6.3 结构调整力度急需加大
4.6.4 政策措施尚待健全
4.7 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的建议
4.7.1 海洋经济的科学发展思路
4.7.2 海洋经济产业链发展建议
4.7.3 海洋经济的政策完善建议
4.7.4 海洋经济的统筹规划措施
4.7.5 国外海洋经济发展的战略启示
第5章 2019-2024年滨海旅游业分析
5.1 中国滨海旅游业的pest分析
5.1.1 政治因素——politics
5.1.2 经济因素——economic
5.1.3 社会因素——social
5.1.4 技术因素——technological
5.2 2019-2024年中国滨海旅游产业现状分析
5.2.1 滨海旅游业市场规模分析
5.2.2 滨海旅游发展特征与趋势
5.3 典型滨海旅游开发模式分析
5.3.1 整岛出让模式——马尔代夫
5.3.2 群岛式海岛开发模式——夏威夷
5.3.3 城市群滨海旅游开发模式——佛罗里达
5.3.4 城市型海岛模式——新加坡
5.4 中国滨海旅游客源市场研究
5.4.1 客源市场结构分析
5.4.2 国内客源市场分析
5.4.3 潜在客源市场分析
5.4.4 客源市场的培育思路
5.5 中国滨海旅游产业结构及集群发展解析
5.5.1 产业集群理论
5.5.2 产业结构现状
5.5.3 产业结构测度
5.5.4 产业集群特征分析
5.5.5 产业集群效应分析
5.5.6 产业结构优化路径
5.6 中国滨海旅游业区域结构及定位分析
5.6.1 区域划分方案
5.6.2 环渤海滨海旅游区
5.6.3 长三角滨海旅游区
5.6.4 泛珠三角滨海旅游区
5.7 中国滨海旅游业发展的策略分析
5.7.1 滨海旅游业的区域布局思路
5.7.2 滨海旅游业的产品开发策略
5.7.3 推进滨海旅游业发展的要点
5.7.4 滨海旅游业的战略支撑体系构建
5.7.5 国外滨海旅游业的经验借鉴
第6章 2019-2024年海洋交通运输业分析
6.1 2019-2024年全球海洋运输业发展概况
6.1.1 全球海运业的发展现状
6.1.2 全球海运强国发展状况
6.1.3 全球海运业的属性与规模经济
6.2 2019-2024年中国海洋运输业发展概况
6.2.1 海洋运输业地位及战略意义
6.2.2 海洋交通运输业增加值规模
6.2.3 海洋运输市场价格行情分析
6.2.4 海洋运输业面临的形势分析
6.3 2019-2024年中国沿海港口生产状况
6.3.1 2024年沿海港口生产状况
……
……
6.4 2019-2024年集装箱运输状况
6.4.1 2024年集装箱运输状况
……
……
6.5.1 2024年油轮运输状况
……
……
6.6.1 2024年干散货运输状况
……
……
6.7 中国海洋运输业发展的建议
第7章 2019-2024年海洋渔业分析
7.1 海洋渔业资源环境分析
7.1.1 全球海洋渔业资源状况
7.1.2 中国海洋渔业资源状况
7.2 2019-2024年全球海洋渔业发展现状
7.2.1 全球渔业发展综况
7.2.2 全球海洋捕捞渔业
7.2.3 全球海水养殖业
7.3 2019-2024年中国海洋渔业发展现状
7.3.1 海洋渔业规模状况
7.3.2 海洋渔船拥有量
7.3.3 海洋渔业从业人员
7.3.4 海洋渔业用海情况
7.3.5 海洋渔业产品产量
7.4 2019-2024年海洋渔业细分行业现状
7.4.1 海水养殖产业
7.4.2 海洋捕捞产业
7.4.3 远洋渔业
7.5.1 消费市场现状
7.5.2 价格行情分析
7.5.3 流通体系分析
7.5.4 市场开拓策略
7.6 中国海洋渔业发展前景分析
7.6.1 海水养殖业发展趋向
7.6.2 远洋渔业未来发展展望
第8章 2019-2024年海洋油气业分析
8.1 海洋油气资源环境分析
8.1.1 全球海洋油气资源状况
8.1.2 中国海洋油气资源储量
8.1.3 中国海洋油气资源分布
8.2 2019-2024年全球海洋油气业发展现状
8.2.1 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概况
8.2.2 海洋油气生产状况
8.2.3 分区域海洋油气开发状况
8.3 2019-2024年中国海洋油气业发展现状
8.3.1 总体状况
8.3.2 海洋油气勘探
8.3.3 海洋油气开发工程
8.3.4 海洋油气生产
8.4 2019-2024年海洋油气市场竞争分析
8.4.1 油气资源领域的国际争端
8.4.2 油气勘探开发市场竞争格局
8.4.3 海洋油气管道市场竞争格局
8.5 海洋油气勘探开发的问题及建议
8.5.1 技术问题
8.5.2 环保问题
8.5.3 发展建议
8.6 海洋油气业的发展前景分析
8.6.1 世界海洋油气业的开发潜力
8.6.2 中国海洋油气业的前景展望
第9章 2019-2024年海洋工程行业分析
9.1 全球海洋工程产业发展格局
9.1.1 阵营划分
9.1.2 领先国家
9.1.3 中端国家
9.1.4 后起之秀
9.2 2019-2024年全球海洋工程装备业发展现状
9.2.1 市场现状综述
9.2.2 市场发展特征
9.2.3 后市发展预测
9.3 2019-2024年中国海洋工程装备业发展现状
9.3.1 中国海工装备制造业基本情况
9.3.2 中国海工装备制造业运行现状
9.3.3 中国海工装备制造业政策导向
9.3.4 中国海工装备制造业投资现状
9.3.5 海工装备产业企业与产品格局
9.4 2019-2024年中国海洋工程建筑业发展现状
9.4.1 海洋工程建筑业规模
9.4.2 跨海桥梁及隧道建设
9.4.3 港口和工程建设
9.5 中国海洋工程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9.5.1 中国海工制造业的发展隐忧
9.5.2 中国海工制造业的发展建议
9.6 海洋工程行业发展前景及规划
9.6.1 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的利好因素
9.6.2 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市场规模预测
9.6.3 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9.6.4 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第10章 2019-2024年海洋船舶产业分析
10.1 海洋船舶制造业产业链构成
10.1.1 原材料
10.1.2 船舶配套
10.1.3 航运
10.2 2019-2024年全球海洋船舶工业发展现状
10.2.1 全球船舶工业
10.2.2 欧洲船舶工业
10.2.3 日本船舶工业
10.2.4 韩国船舶工业
10.3 2019-2024年中国海洋船舶工业发展现状
10.3.1 工业总产值
10.3.2 经济运行效益
10.3.3 进出口状况
10.3.4 运行特征分析
10.3.5 发展趋向分析
10.4 2019-2024年海洋船舶工业主要指标统计
10.4.1 2024年世界造船业运营指标
10.4.2 2024年中国造船业运营指标
10.4.3 2024年世界造船业运营指标
10.4.4 2024年中国造船业运营指标
10.4.4 2024年世界造船业运营指标
10.4.5 2024年中国造船业运营指标
10.5.1 集装箱船
10.5.2 干散货船
10.5.3 油轮
10.5.4 游艇
10.6 中国海洋船舶工业发展的问题及建议
10.6.1 运营问题分析
10.6.2 研发水平不高
10.6.3 新业务开发滞后
10.6.4 产品结构过于趋同
10.6.5 发展建议及措施
10.7 海洋船舶工业的发展前景分析
10.7.1 全球船舶行业发展前景
10.7.2 中国船舶行业发展前景
10.7.3 中国船舶行业发展规划
第11章 2019-2024年海洋生物医药业分析
11.1 2019-2024年国外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现状
11.2 2019-2024年中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现状
11.2.1 产业规模状况
11.2.2 发展态势分析
11.2.3 政策环境分析
11.2.4 项目建设动态
11.3 重点海洋生物药物发展状况
11.3.1 海洋抗癌药物
11.3.2 海洋心脑血管药物
11.3.3 海洋抗感染药物
11.3.4 海洋消化系统药物
11.3.5 海洋泌尿系统药物
11.3.6 海洋保健品
11.4 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的问题及建议
11.4.1 产学研结合问题
11.4.2 产业化发展问题
11.4.3 发展建议与措施
11.5 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前景分析
11.5.1 未来发展动因
11.5.2 市场潜力预测
11.5.3 主要任务介绍
11.5.4 发展趋势分析
第12章 2019-2024年海水利用业分析
12.1 海水利用的方式
12.1.1 开发海底淡水资源
12.1.2 海水直接作为工业用水
12.1.3 海水淡化利用
12.2 2019-2024年海水利用业现状
12.2.1 海水利用产业的环境与条件
12.2.2 海水利用产业发展状况分析
12.2.3 海水利用产业的市场监管
12.3 2019-2024年海水淡化利用现状
12.3.1 产业发展现状
12.3.2 政策环境分析
12.3.3 成本耗费分析
12.3.4 主要问题分析
12.3.5 产业发展建议
12.3.6 未来规划介绍
12.4 海水利用业发展的问题及建议
12.4.1 主要制约因素
12.4.2 政策和技术障碍
12.4.3 环境影响问题
12.4.4 政策建议
12.5 海水利用业的前景分析
12.5.1 海水淡化市场潜力分析
12.5.2 海水淡化产业前景预测
12.5.3 深层海水开发前景探析
第13章 2019-2024年海洋经济关联产业分析
13.1 海洋农业
13.1.1 发展优势
13.1.2 产业现状
13.1.3 发展建议
13.1.4 前景展望
13.2 海洋服务业
13.2.1 产业现状
13.2.2 面临机遇
13.2.3 发展建议
13.2.4 前景展望
13.3 海洋环境保护业
13.3.1 产业现状
13.3.2 问题分析
13.3.3 发展建议
13.3.4 前景展望
13.4 海洋保险业
13.4.1 产业现状
13.4.2 区域分析
13.4.3 制约因素
13.4.4 发展建议
第14章 2019-2024年海洋经济试点区域——山东省
14.1 山东省海洋经济发展环境
14.1.1 海域环境
14.1.2 海水环境
14.1.3 资源环境
14.1.4 技术环境
14.2 2019-2024年山东省海洋经济发展概况
14.2.1 山东省海洋经济的基本情况
14.2.2 山东省海洋经济的产业规模
14.2.3 山东省海洋经济的机遇与挑战
14.2.4 山东省海洋经济的发展思路
14.3 山东省海洋经济的政策规划解析
14.3.1 山东省海洋经济的政策法规
14.3.2 山东省海洋经济的政策动态
14.3.3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
14.4 各市县海洋经济发展分析
14.4.1 青岛市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及规划
14.4.2 烟台市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及规划
14.4.3 东营市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及规划
14.4.4 潍坊市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及规划
14.4.5 威海市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及规划
14.5 山东蓝色海洋经济区发展的投资机会
14.5.1 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机会
14.5.2 产业改造升级的投资机会
14.5.3 新兴产业加速发展的投资机会
第15章 2019-2024年海洋经济试点区域——浙江省
15.1 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环境
15.1.1 海域环境
15.1.2 海水环境
15.1.3 资源环境
15.2 2019-2024年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概况
15.2.1 浙江省海洋经济的基本情况
15.2.2 浙江省海洋经济的产业规模
15.2.3 浙江省海洋经济面临的挑战
15.2.4 浙江省海洋经济的发展思路
15.2.5 浙江省海洋经济的发展趋势
15.3 浙江省海洋经济的政策规划解析
15.3.1 浙江省海洋经济的政策法规
15.3.2 浙江省海洋经济的政策动态
15.3.3 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
15.3.4 浙江省海洋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15.4 各市县海洋经济发展分析
15.4.1 杭州市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及规划
15.4.2 宁波市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及规划
15.4.3 温州市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及规划
15.4.4 嘉兴市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及规划
15.4.5 台州市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及规划
15.4.6 舟山群岛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及规划
第16章 2019-2024年海洋经济试点区域——广东省
16.1 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环境
16.1.1 海域环境
16.1.2 海水环境
16.1.3 资源环境
16.2 2019-2024年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概况
16.2.1 广东省海洋经济的基本情况
16.2.2 广东省海洋经济的产业规模
16.2.3 广东省海洋经济的机遇与挑战
16.2.4 广东省海洋经济的发展思路
16.3 广东省海洋经济的政策规划解析
16.3.1 广东省海洋经济的政策法规
16.3.2 广东省海洋经济的政策动态
16.3.3 广东省海洋经济综合试验区发展规划
16.3.4 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
16.4 各市县海洋经济发展分析
16.4.1 广州市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及规划
16.4.2 深圳市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及规划
16.4.3 汕头市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及规划
16.4.4 湛江市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及规划
16.4.5 东莞市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及规划
16.4.6 江门市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及规划
第17章 2019-2024年海洋经济试点区域——福建省
17.1 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环境
17.1.1 海域环境
17.1.2 海水环境
17.1.3 资源环境
17.2 2019-2024年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概况
17.2.1 福建省海洋经济的基本情况
17.2.2 福建省海洋经济的产业规模
17.2.3 福建省海洋经济的区域结构
17.2.4 福建省海洋经济的发展思路
17.3 福建省海洋经济的政策规划解析
17.3.1 福建省海洋经济的政策法规
17.3.2 福建省海洋经济的政策动态
17.3.3 福建省海洋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17.3.4 福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发展规划
17.4 各市县海洋经济发展分析
17.4.1 福州市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及规划
17.4.2 厦门市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及规划
17.4.3 漳州市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及规划
17.4.4 泉州市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及规划
17.4.5 莆田市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及规划
17.4.6 宁德市海洋经济发展现状及规划
第18章 2019-2024年其他海洋经济重点省市分析
18.1 上海市
18.1.1 上海市海洋经济的资源基础
18.1.2 上海市海洋经济的基本情况
18.1.3 上海市海洋经济的问题分析
18.1.4 上海市海洋经济的发展规划
18.2 天津市
18.2.1 天津市海洋经济的资源基础
18.2.2 天津市海洋经济的基本情况
18.2.3 天津市海洋经济的产业规模
18.2.4 天津市海洋经济的政策环境
18.2.5 天津市海洋经济的机遇与挑战
18.2.6 天津市海洋经济的发展规划
18.3 辽宁省
18.3.1 辽宁省海洋经济的资源基础
18.3.2 辽宁省海洋经济的基本情况
18.3.3 辽宁省海洋经济的产业规模
18.3.4 辽宁省海洋经济的政策环境
18.3.5 辽宁省海洋经济的机遇与挑战
18.3.6 辽宁省海洋经济的发展规划
18.4 河北省
18.4.1 河北省海洋经济的资源基础
18.4.2 河北省海洋经济的发展现状
18.4.3 河北省海洋经济的政策环境
18.4.4 河北省海洋经济的机遇与挑战
18.4.5 河北省海洋经济的发展规划
18.5 江苏省
18.5.1 江苏省海洋经济的资源基础
18.5.2 江苏省海洋经济的基本情况
18.5.3 江苏省海洋经济的产业规模
18.5.4 江苏省海洋经济的政策环境
18.5.5 江苏省海洋经济的机遇与挑战
18.5.6 江苏省海洋经济的发展规划
18.6 海南省
18.6.1 海南省海洋经济的资源基础
18.6.2 海南省发展海洋经济的意义
18.6.3 海南省海洋经济的产业规模
18.6.4 海南省海洋经济的政策环境
18.6.5 海南省海洋经济的发展思路
18.6.6 海南省海洋经济的发展规划
18.7 广西自治区
18.7.1 广西海洋经济的资源基础
18.7.2 广西海洋经济的基本情况
18.7.3 广西海洋经济的产业规模
18.7.4 广西海洋经济的产业结构
18.7.5 广西海洋经济的机遇与挑战
18.7.6 广西海洋经济的发展规划
第19章 2019-2024年海洋经济产业技术研发分析
19.1 海洋科技成果综述
19.1.1 海洋调查观测能力
19.1.2 海洋科学研究水平
19.1.3 海洋技术创新成果
19.1.4 海洋科技能力建设
19.1.5 海洋科技与经济结合
19.2 海洋生物医药技术
19.2.1 重点研究领域介绍
19.2.2 国外主要研究内容
19.2.3 技术研发进展情况
19.2.4 技术研发趋势分析
19.3 海水利用技术
19.3.1 海水技术发展综述
19.3.2 海水淡化技术分析
19.3.3 关键技术进展情况
19.3.4 亟待攻关的技术
19.4 海洋工程技术
19.4.1 海洋发电技术研究
19.4.2 海洋钻探技术研究
19.4.3 钻采平台研发成果
19.5 海洋环境监测技术
19.5.1 海洋环境监测技术研究内容
19.5.2 海洋环境监测技术研究进展
第20章 2019-2024年海洋经济产业标杆企业分析
20.1 滨海旅游领域
20.1.1 中国国旅集团有限公司
20.1.2 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20.1.3 武汉三特索道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 海洋交通运输领域
20.2.1 中海集装箱运输股份有限公司
20.2.2 中远航运股份有限公司
20.2.3 中国远洋运输集团
20.3 海洋油气领域
20.3.1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20.3.2 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20.3.3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20.4 海洋渔业领域
20.4.1 獐子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4.2 山东东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4.3 山东好当家海洋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20.5 海洋工程领域
20.5.1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
20.5.2 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20.5.3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6 海洋生物领域
20.6.1 北海国发海洋生物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20.6.2 深圳市海王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20.6.3 山东山大华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7 海水利用领域
20.7.1 浙江海亮股份有限公司
20.7.2 南方汇通股份有限公司
20.7.3 双良节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第21章 海洋经济产业的投资分析
21.1 海洋经济产业的投资特性
21.1.1 公有性、流动性和立体性
21.1.2 开发风险高与开发难度大
21.1.3 多行业、多学科和国际合作性
21.1.4 增值快与经济效益良好
21.2 海洋经济产业整体投资形势
21.2.1 投资利好
21.2.2 投资动向
21.2.3 投资机会
21.2.4 投资风险
21.2.5 投资建议
21.2.6 民资投资形势
21.3 滨海旅游业的投资分析
21.3.1 投资特性
21.3.2 投资机会
21.3.3 投资风险
21.3.4 投资建议
21.4 海洋渔业的投资分析
21.4.1 投资特性
21.4.2 投资动向
21.4.3 投资机会
21.4.4 投资风险
21.5 海洋工程装备行业的投资分析
21.5.1 投资特征
21.5.2 投资机会
21.5.3 投资风险及建议
21.6 海水淡化业的投资分析
21.6.1 投资现状
21.6.2 投资环境
21.6.3 投资机会
21.6.4 投资风险及建议
第22章 海洋经济的前景趋势分析
22.1 海洋经济的发展前景展望
22.1.1 未来海洋经济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22.1.2 未来海洋经济的发展思路与重点
22.1.3 未来海洋经济的发展趋势预测
22.2 中国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发展方向
22.2.1 大力发展海洋工程装备产业
22.2.2 全面提升海洋生物产业竞争力
22.2.3 着力推进海水综合利用产业化
22.2.4 积极培育海洋新能源产业
22.3 2024-2030年海洋经济产业规模预测
22.3.1 海洋经济产业的影响因素分析
22.3.2 2024-2030年海洋生产总值预测
22.3.3 2024-2030年海洋第一产业增加值预测
22.3.4 2024-2030年海洋第二产业增加值预测
第23章 海洋经济产业政策背景分析
23.1 国际海洋经济政策分析
23.1.1 国际海洋经济政策汇总
23.1.2 美国的海洋经济政策
23.1.3 日本的海洋经济政策
23.1.4 欧盟的海洋经济政策
23.1.5 海洋经济政策的趋势
23.2 中国海洋经济的法规框架
23.2.1 行业管理体制
23.2.2 行业管理法规
23.2.3 行业政策综述
23.2.4 行业政策动态
23.3 海域管理相关法规解析
23.3.1 国际法对海洋权益的规定
23.3.2 海域权属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23.3.3 海域使用权的法律特征分析
23.3.4 中国海域管理政策历史沿革
23.3.5 中国海域管理政策法规动态
23.4 海岛管理相关法规解析
23.4.1 海岛政策法规
23.4.2 海岛保护规划
23.4.3 海岛生态保护
23.4.4 海岛使用管理
23.4.5 海岛地名管理
23.5 中国与周边各国的海洋领土争端
23.5.1 与日本的领海岛屿争端
23.5.2 与韩国的领海岛屿争端
23.5.3 与菲律宾的领海岛屿争端
23.5.4 与印度尼西亚的领海岛屿争端
23.5.5 与马来西亚的领海岛屿争端
23.5.6 与越南的领海岛屿争端
23.5.7 与文莱的领海岛屿争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