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博研智尚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市场调研在线

您的位置: 首页 > 调研报告 > 机械机电 > 其它 >

2024-2030年中国电动汽车电池行业发展研究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2024-2030年中国电动汽车电池行业发展研究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其它
分享:
复制链接

2024-2030年中国电动汽车电池行业发展研究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2019-2025年中国电动汽车电池行业发展研究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动力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能量来源,是电动汽车产业链的核心,其作用相当于传统汽车的汽油。电池材料的电化学特性决定了电池的基本性能,如容量、功率和安全性,是电动汽车能否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动力...

  • 963750
  • 博研咨询&市场调研在线网了解机构实力
  • 010-62665210、010-62664210、18811791343、400-186-9919
  • service@cninfo360.com

我公司拥有所有研究报告产品的著作权,我们从未通过任何第三方平台代理销售或授权其开展业务咨询。当您购买报告或咨询业务时,请认准“博研咨询”,及官方网站市场调研在线(www.cninfo360.com)。若要进行引用、刊发,需要获得博研咨询的正式授权。

  • 报告目录
  • 研究方法
报告简介
2019-2025年中国电动汽车电池行业发展研究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动力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能量来源,是电动汽车产业链的核心,其作用相当于传统汽车的汽油。电池材料的电化学特性决定了电池的基本性能,如容量、功率和安全性,是电动汽车能否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动力
报告目录

 

2024-2030年中国电动汽车电池行业发展研究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动力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能量来源,是电动汽车产业链的核心,其作用相当于传统汽车的“汽油”。电池材料的电化学特性决定了电池的基本性能,如容量、功率和安全性,是电动汽车能否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动力电池可分为铅酸电池、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和燃料电池。
  我国汽车用动力电池已开始由研发进入到产业化阶段,并出现了加快发展的势头。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研发产品的主要性能已居国际先进水平,但需要解决一些薄弱环 节。截至**国产车用动力电池已显示出了较明显的成本优势,部分企业能量型动力电池成本仅是日、美企业的一半左右,这就意味着,我国电动汽车的商业化有条件加 速推进,并以成本优势实现大规模出口。
  全球动力电池产业截至**面临技术制约和成本制约,只有当动力电池性能得到改善、成本大幅降低、规模化应用之后,才能带动其他较为成熟的环节的大力发展。因此 动力电池是电动汽车产业链中最具投资价值的环节,最有可能获得超额收益,其他如电机和电控系统环节有较为成熟技术和市场基础,竞争者众多,可能只能获得平 均收益。
  电动汽车电池分两大类,蓄电池和燃料电池。
  蓄电池适用于纯电动汽车,包括铅酸蓄电池、镍基电池、钠硫电池、二次锂电池、空气电池。
  中国市场调研在线发布的2024-2030年中国电动汽车电池行业发展研究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认为,燃料电池专用于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包括碱性燃料电池(AFC)、磷酸燃料电池(PAFC)、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MCFC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DMFC )。
  随着电动汽车的种类不同而略有差异。在仅装备蓄电池的纯电动汽车中,蓄电池的作用是汽车驱动系统的惟一动力源。而在装备传统发动机(或燃料电池)与蓄电池的混合动力汽车中,蓄电池既可扮演汽车驱动系统主要动力源的角色,也可充当辅助动力源的角色。可见在低速和启动时,蓄电池扮演的是汽车驱动系统主要动力源的角色;在全负荷加速时,充当的是辅助动力源的角色;在正常行驶或减速、制动时充当的是储存能量的角色。
  燃料电池由燃料在阳极氧化,氧化剂在阴极还原。如果在阳极(即外电路的负极,也可称燃料极)上连续供给气态燃料(氢气),而在阴极(即外电路的正极,也可称空气极)上连续供给氧气(或空气),就可以在电极上连续发生电化学反应,并产生电流。由此可见,燃料电池与常规电池不同,它的燃料和氧化剂不是储存在电池内,而是储存在电池外部的储罐中。当它工作(输出电流并做功)时,需要不间断地向电池内输人燃料和氧化剂并同时排出反应产物。因此,从工作方式上看,它类似于常规的汽油或柴油发电机。由于燃料电池工作时要连续不断地向电池内送入燃料和氧化剂,所以燃料电池使用的燃料和氧化剂均为流体(气体或液体)。最常用的燃料为纯氢、各种富含氢的气体(如重整气)和某些液体(如甲醇水溶液),常用的氧化剂为纯氧、净化空气等气体和某些液体(如过氧化氢和硝酸的水溶液等)。
  燃料电池阳极的作用是为燃料和电解液提供公共界面,并对燃料的氧化产生催化作用,同时把反应中产生的电子传输到外电路或者先传输到集流板后再向外电路传输。阴极(氧电极)的作用是为氧和电解液提供公共界面,对氧的还原产生催化作用,从外电路向氧电极的反应部位传输电子。由于电极上发生的反应大多为多相界面反应,为提高反应速率,电极一般采用多孔材料并涂有电催化剂。
  《2024-2030年中国电动汽车电池行业发展研究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对电动汽车电池市场的分析由大入小,从宏观到微观,以数据为基础,深入的分析了电动汽车电池行业在市场中的定位、电动汽车电池行业发展现状、电动汽车电池市场动态、电动汽车电池重点企业经营状况、电动汽车电池相关政策以及电动汽车电池产业链影响等。
  《2024-2030年中国电动汽车电池行业发展研究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还向投资人全面的呈现了各大电动汽车电池公司和电动汽车电池行业相关项目现状、电动汽车电池未来发展潜力,电动汽车电池投资进入机会、电动汽车电池风险控制、以及应对风险对策等。

正文目录

第1章 2014-2024年电动汽车电池概述

  1.1 动力电池是电动汽车产业的瓶颈和核心
  1.2 汽车动力电池种类
    1.2.1 铅酸电池
    1.2.2 镍氢电池
    1.2.3 大容量锂离子电池
    1.2.4 燃料电池


第2章 2014-2024年电动汽车电池技术的发展成熟度

  2.1 铅酸电池技术最成熟前景黯淡
  2.2 镍氢电池技术较成熟是近期和中期首选动力电池
  2.3 锂电池技术是电动汽车较为理想的车用蓄电池
    2.3.1 锂电池的安全问题
    2.3.2 影响锂离子动力电池实用的主要因素
    2.3.3 锂电池材料中明星材料——磷酸锂铁
  2.4 燃料电池技术发展未来可期
    2.4.1 无污染动力源方面独占鳌头
    2.4.2 发达国家积极推进燃料电池技术开发


第3章 2014-2024年中国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发展现状

  3.1 中国发展车用动力电池的优势
    3.1.1 产业基础——具备大规模发展车用动力电池的条件
    3.1.2 成本优势——国产车用动力电池有较明显成本优势
  3.2 我国车用动力电池研发居国际先进水平
  3.3 我国车用动力电池技术相关文献
  3.4 我国车用动力电池的研发和产业化存在薄弱环节


第4章 2014-2024年分类型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技术现状

  4.1 车用镍氢电池的发展
    4.1.1 世界车用镍氢电池的研发概况
    4.1.2 中国车用镍氢电池的发展动态
  4.2 车用锂离子电池的发展
    4.2.1 全球车用锂电池技术的产业化动态
    4.2.2 中国车用锂电池技术的产业化动态
    4.2.3 超快充电技术是发展动向之一
    4.2.4 车用锂电池技术还需进一步发展
  4.3 车用燃料电池的发展
    4.3.1 车用燃料电池技术快速发展
    4.3.2 国外车用燃料电池技术政策扶植情况
    4.3.3 中国车用燃料电池技术的发展
    4.3.4 困扰车用燃料电池推广的成本问题
      1、燃料电池系统占整车成本较高
      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在整车成本中的占比约为50%,主要部件包括燃料电池电堆、高压储氢罐、电机、动力控制装置等。
      其中最核心的部分是燃料电池电堆,在燃料电池系统中的占比约为65%。
      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示意图
      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成本构成
      2、规模效应与技术进步驱动成本下降,加速产业化进程
      技术进步与规模化生产带来的成本下降,是促进燃料电池汽车普及的另一关键因素。
      根据规划,在年产50万套燃料电池假设下,2024年燃料电池系统成本将从53美元/千瓦降至40美元/千瓦,更远期的目标是30美元/千瓦,接近传统燃油车成本。
      燃料电池系统成本将逐步下降(美元/千瓦)
      3、燃料电池电堆的核心是膜电极组件
      车用燃料电池的电堆由多个单电池组成,其部件主要包括催化层、质子交换膜、气体扩散层和双极板,前三者构成了燃料电池的膜电极组件。
      燃料电池电堆的核心部件是膜电极组件(MEA) ,它是燃料电池最关键最昂贵的部件。
      燃料电池电堆的成本构成
      1)催化层:降低铂用量或发展低成本替代催化剂是产业化关键
      催化层在电堆中的成本最高,达到电堆成本的33%,主要原因在于催化层中含有贵金属铂。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用催化层中的铂载量约为1g/kW,美国能源局设定的目标是,到2024年铂用量降至0.125g/kW。
      催化层未来技术发展方向在于降低铂用量和寻找替代催化剂。
      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构成
      催化剂研究发展方向
      2)、质子交换膜、气体扩散层、双极板
      质子交换膜:开发高性能的自增湿质子交换膜是研发重点。
      气体扩散层:提高扩散层传质性能,开发大规模生产工艺。
      双极板:金属双极板替代石墨双极板是未来趋势,防腐蚀性是技术重点。
      燃料电池电堆双极板示意图


第5章 前景

  5.1 中国电动汽车发展的必要性及迫切性
  5.2 车用镍氢电池正迎来发展机遇
  5.3 车用锂电池技术发展前景广阔
  5.4 燃料电池是汽车动力电池终极目标等待技术突破
    5.4.1 有待突破的关键点——燃料电池使用成本
    5.4.2 有待突破的关键点——加氢网络
  5.5 车用燃料电池的发展前景
  5.6 车用燃料电池技术的发展趋势


第6章 2024-2030年电动汽车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风险分析

  6.1 当前电动汽车气存在的问题
  6.2 电动汽车未来发展预测分析
    6.2.12020 -2024年中国电动汽车行业发展规模
    6.2.22020 -2024年中国电动汽车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6.32020 -2024年中国电动汽车行业投资风险分析
    6.3.1 市场竞争风险
    6.3.2 政策风险
    6.3.3 技术风险
    6.3.4 同行业竞争风险
    6.3.5 其他风险


第7章 (博研咨询)电动汽车行业投资概况研究分析

  7.1 2024-2030年中国电动汽车行业投资环境分析
  7.2 2024-2030年中国电动汽车行业投资现状研究
    7.2.1 电动汽车投资周期分析
    7.2.2 电动汽车投资景气度分析
  7.3 影响电动汽车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7.3.12020 -2024年影响电动汽车行业运行的有利因素分析
    7.3.22020 -2024年影响电动汽车行业运行的稳定因素分析
    7.3.32020 -2024年影响电动汽车行业运行的不利因素分析
    7.3.42020 -2024年我国电动汽车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分析
    7.3.52020 -2024年我国电动汽车行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分析
图表目录
  图表 各种电池性能的比较
  图表 EV蓄电池关键技术数据与美国先进蓄电池指标比较
  图表 锂离子电池过充引发的原因
  图表 各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性能对比
  图表 动力电池成本的国际比较
  图表 我国动力电池技术与国际水平比较
  图表 电动车用大容量NI-MH动力电池性能情况对比
  图表 主要锂离子电池厂商研发与生产概要
  图表 燃料电池示意图
  略……
 

精选报告

在线订购
×

报告信息 价格

2024-2030年中国电动汽车电池行业发展研究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报告编号:963750查看

收货信息

温馨提示

1、您也可以下载《2024-2030年中国电动汽车电池行业发展研究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按订购单里的说明将您的订购信息填写好发送给我们;
2、如有变更,请与我们客服取得联系,联系电话:400-186-9919,联系邮箱:service@cninfo360.com;
3、报告为客户内部参考使用,不得将报告内容进行公开、出版、转让、出售。
下载订购单
提交订单
QQ客服

QQ客服

全国免费热线

400-186-9919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