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司拥有所有研究报告产品的著作权,我们从未通过任何第三方平台代理销售或授权其开展业务咨询。当您购买报告或咨询业务时,请认准“博研咨询”,及官方网站市场调研在线(www.cninfo360.com)。若要进行引用、刊发,需要获得博研咨询的正式授权。
- 报告目录
- 研究方法
互联网医疗是指通过互联网技术为患者、医生和医疗机构提供在线医疗服务的行业,涵盖在线问诊、电子处方、健康管理、远程医疗、药品配送等多个领域。它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升医疗服务效率,并满足用户对便捷性和可及性的需求。截至2024年,中国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已达到约35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用户规模突破6亿人次。随着政策支持、技术进步以及居民健康意识的增强,这一行业正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当前市场主要由头部平台主导,如平安好医生、阿里健康、京东健康等,这些企业通过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在线诊疗、药品零售及健康管理等领域形成了较强的竞争力。从市场现状来看,互联网医疗在多个方面展现出显著特点。在线问诊已成为主流服务形式之一,2024年全年累计在线问诊次数超过15亿次,较前一年增长35%。医药电商持续扩张,占整体市场份额近60%,其中处方药销售占比逐步提升至30%以上。智能健康管理设备与应用程序的普及也为行业发展注入新动力,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在2024年达到8000万台,同比增长25%。行业也面临一些挑战。例如,部分地区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导致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问题亟待解决;医保支付体系与互联网医疗的对接仍需进一步完善。尽管如此,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为行业发展提供了保障。2024年,《互联网医疗服务管理办法》正式实施,明确了行业规范并鼓励创新模式探索,这为企业合规运营创造了良好环境。展望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技术创新将进一步推动产业升级。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和5G通信技术的应用将使远程诊断更加精准高效,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可能被用于手术指导或康复训练场景。个性化健康管理将成为重要方向。基于基因检测、生物传感器等技术的定制化健康方案将受到更多关注,预计到2027年,个性化健康管理市场规模将达到1200亿元。医保覆盖范围扩大将促进渗透率提升。随着更多互联网医疗服务纳入医保报销目录,预计到2026年,医保支付比例将从目前的20%提高至40%以上,从而吸引更多用户参与。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正处于高速增长期,未来五年复合年增长率有望保持在25%左右。到2028年,市场规模预计将突破万亿元大关。随着技术升级、政策完善和消费者习惯改变,这一行业将在优化医疗服务体系、改善公众健康水平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博研咨询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互联网医疗行业市场全景调研及投资趋势研判报告》共八章。首先介绍了互联网医疗行业市场发展环境、互联网医疗整体运行态势等,接着分析了互联网医疗行业市场运行的现状,然后介绍了互联网医疗市场竞争格局。随后,报告对互联网医疗做了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最后分析了互联网医疗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预测。您若想对互联网医疗产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互联网医疗行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家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
第一章互联网医疗发展背景
第一节 互联网医疗的定义
第二节 互联网医疗消费背景
一、中国老龄化的背景分析
(一)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
(二)老龄化推动医疗需求
(三)医疗费用有望快速增加
二、中国90后群体崛起分析
(一)90后已成互联网的主力军
(二)90后更易接受互联网医疗
(三)90后将成为家庭中坚力量
三、可应用病患群体基数庞大
(一)高血压患病率高
(二)糖尿病患者基数大
(三)冠心病的隐蔽性强
(四)脑血管疾病防治需重视
第二章中国互联网医疗发展现状分析
第一节 中国医疗信息化发展分析
一、医疗信息化的总花费规模
二、医疗行业信息化市场规模
三、医疗信息化行业结构分析
第二节 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分析
一、互联网医疗的发展现状
二、互联网医疗的市场规模
三、在线医疗市场规模统计
四、移动医疗市场规模统计
第三节 互联网医疗发展分析
一、互联网医疗利益相关方
二、互联网医疗涉及四方
三、互联网医疗平台的分类
四、互联网医疗APP的发展
第四节 中国移动医疗行业发展概况
一、中国移动医疗行业发展现状
二、中国移动医疗行业需求分析
三、移动医疗的产业链开始扩展
四、中国移动医疗实践模式分析
五、中国移动医疗现实困境分析
第五节 互联网医疗硬件发展分析
一、可穿戴医疗的优势分析
二、可穿戴医疗供应链分析
三、可穿戴医疗的发展模式
四、可穿戴医疗的市场规模
五、可穿戴医疗的发展潜力
第六节 远程监护公司盈利模式
一、四维医学科技:与社区医院和诊所共生
二、新元素医疗:健康小屋 会员制服务
三、中卫莱康:坚持做服务商
四、优加利企业:远程监护服务医院客户
第七节 互联网医疗平台典型代表
一、百度医疗
(一)百度医疗定位
(二)百度医疗模式
(三)未来拓展方向
二、美柚
(一)美柚市场定位
(二)美柚发展模式
(三)未来拓展方向
三、丁香园
(一)丁香园的定位
(二)丁香园的模式
(三)未来拓展方向
四、春雨医生
(一)春雨医生定位
(二)春雨医生模式
(三)未来拓展方向
五、九安医疗
(一)九安医疗定位
(二)未来拓展方向
第三章互联网医疗需求分析
第一节 患者需求与痛点分析
一、患者需求分析
(一)核心需求
(二)便利需求
(三)辅助需求
二、患者就医痛点
(一)导诊痛点分析
(二)诊断痛点分析
(三)院外康复痛点
第二节 医生需求与痛点分析
一、医生需求分析
二、医生痛点分析
(一)工作强度与收入不符
(二)提高诊断准确性痛点
(三)跟踪患者康复的痛点
第三节 医院需求与痛点分析
一、医院需求分析
(一)信息化需求
(二)平台化需求
二、医院痛点分析
(一)数据大集中的痛点
(二)医疗资源共享痛点
第四节 药企需求与痛点分析
一、药企需求分析
二、药企痛点分析
(一)特定药品不能进行精准营销
(二)大病用药疗效无法有效跟踪
第五节 险企需求与痛点分析
一、保险公司需求分析
二、保险公司痛点分析
(一)保费佣金比例高
(二)无法降低赔付成本
第四章互联网医疗盈利模式分析
第一节 向患者收费模式
一、基于患者的商业模式
二、国际案例分析——Zeo
(一)产品功能
(二)盈利模式
(三)未来发展模式
第二节 向医生收费模式
一、向医生收费模式
二、国际案例分析——Zocdoc
(一)提供服务
(二)盈利模式
(三)经验总结
第三节 向医院收费模式
一、向医院收费模式
二、国际案例分析——Vocera
(一)产品功能
(二)主要优势
(三)盈利模式
(四)未来发展模式
第四节 向药企收费模式
一、向药企收费模式
二、国际案例分析——Epocrates
(一)公司简介
(二)产品功能
(三)盈利模式
(四)未来发展模式
第五节 向险企收费模式
一、向保险公司收费模式
二、国际案例分析——WellDoc
(一)产品形式和功能
(二)盈利模式
(三)未来发展方向
第五章药品销售与电子商务融合发展分析
第一节 医药电子商务相关概述
第二节 医药电子商务四大应用领域
一、预防领域
二、诊断领域
三、治疗领域
四、康复领域
第三节 美国药品电子商务发展分析
一、美国药品流通现状分析
二、美国药品电子商务分析
三、美国药品电商竞争格局
第四节 国内外医药电子商务B2B模式分析
一、医药电子商务B2B模式分析
(一)医药电子商务B2B模式相关概述
(二)中国医药电子商务B2B发展现状
(三)国际医药电子商务B2B模式分析
(四)中国医药电子商务B2B模式分析
(五)中国医药电子商务B2B可选模式
二、中国医药电子商务B2C模式分析
(一)中国B2C网店的发展现状分析
(二)国内获医药B2C牌照的网上药店
(三)B2C平台与医药企业结盟模式分析
第五节 中国医药电子商务发展运行分析
一、中国医药电子商务发展历程分析
二、中国医药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分析
三、中国医药电子商务市场规模分析
四、中国医药电子商务现存问题分析
五、中国医药电子商务发展主要瓶颈
第六节 中国医药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
第六章中国互联网医疗重点企业及平台分析
第一节 互联网医疗优秀平台分析
一、好大夫在线
(一)平台发展简介
(二)平台商业模式
(三)平台盈利模式
(四)平台的影响力
二、39健康网
(一)平台发展简介
(二)平台商业模式
(三)平台的影响力
(四)平台发展战略
三、宜康网
(一)平台发展简介
(二)平台主要业务
(三)平台商业模式
(四)平台发展战略
四、医通无忧网
(一)平台发展简介
(二)平台主要业务
(三)平台商业模式
(四)平台的影响力
第二节 互联网医疗硬件企业分析
一、广东宝莱特医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简介
(二)企业经营状况及竞争力分析
二、天津九安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简介
(二)企业经营状况及竞争力分析
三、三诺生物传感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简介
(二)企业经营状况及竞争力分析
四、邦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简介
(二)企业经营状况及竞争力分析
五、乐普(北京)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简介
(二)企业经营状况及竞争力分析
第三节 互联网医疗软件企业分析
一、北京春雨天下软件有限公司
(一)企业简介
(二)企业经营状况及竞争力分析
二、东软医疗系统有限公司
(一)企业简介
(二)企业经营状况及竞争力分析
三、上海金仕达卫宁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简介
(二)企业经营状况及竞争力分析
四、东华软件股份公司
(一)企业简介
(二)企业经营状况及竞争力分析
五、上海金蝶医疗卫生软件有限公司
(一)企业简介
(二)企业经营状况及竞争力分析
第四节 药品电子商务企业分析
一、九州通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简介
(二)企业经营状况及竞争力分析
二、海虹企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一)企业简介
(二)企业经营状况及竞争力分析
三、上海华源大药房连锁经营有限公司
(一)企业简介
(二)企业经营状况及竞争力分析
第七章2025-2031年互联网医疗行业发展趋势与前景
第一节 2025-2031年互联网医疗发展动因
一、医疗信息化建设为互联网医疗奠定基础
二、政策层面推动医疗信息化建设迅速发展
三、5G通信使互联网医疗具备全面普及可能性
四、医疗器械技术发展推动实际应用普及性增强
第二节 2025-2031年互联网医疗发展趋势
第三节 2025-2031年互联网医疗发展前景及预测
一、2025-2031年中国互联网医疗发展前景
二、2025-2031年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预测
三、2025-2031年在线医疗市场规模预测
四、2025-2031年移动医疗市场规模预测
第八章2025-2031年互联网医疗行业投融资策略分析
第一节 2025-2031年互联网医疗行业投资风险
一、政策法规风险
二、市场竞争风险
三、技术发展风险
第二节 2025-2031年互联网医疗行业投资机会
一、中国互联网医疗投资机会概述
二、互联网医疗院前环节投资机会
三、互联网医疗院中环节投资机会
四、互联网医疗院后环节投资机会
第三节 2025-2031年互联网医疗行业投资策略
一、挖掘互联网医疗产品核心价值
二、提升互联网医疗价值链的价值
三、从资本价值出发进行资本运作
第四节 2025-2031年互联网医疗行业融资策略
一、互联网医疗项目融资情况
二、互联网医疗行业融资渠道
三、互联网医疗行业融资策略




